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同时,“律”
也適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隨著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虽然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已经大不相同了,但“律”
的精神,也就是对秩序、规范和道德的追求,依然深深地影响著我们,它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七、司马迁:我写《律书》的那些事儿
司马迁,这位歷史上超牛的史官,他写《史记》那可是下了大功夫。
《史记》能成为二十四史之首,靠的可不只是他的才华,还有他对歷史的那份执著和敬畏。
司马迁为啥要写《律书》呢?这和他的经歷、他的思想可脱不了干係。
司马迁出生在史官世家,他爹司马谈也是个厉害的史官,对他寄予厚望,从小就培养他。
司马迁小时候就开始读各种经典,什么《左传》《国语》《世本》这些,那都不在话下。
后来他还跟著董仲舒学《公羊春秋》,跟孔安国学《古文尚书》,这两位可都是当时的大学问家,司马迁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长大以后,司马迁开始了他的游歷生涯。
他沿著大禹治水的路线,去探寻歷史的遗蹟;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感受儒家文化的薰陶;还去了屈原投江的汨罗江,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
这些游歷让他大开眼界,也让他对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看到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了解了民间百姓的生活,这些都为他后来写《史记》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汉武帝元封三年,司马迁继承了他爹的职位,做了太史令。
这可是个和歷史紧密相关的工作,司马迁终於有机会接触到国家的藏书,那些珍贵的歷史资料让他如获至宝。
他一头扎进这些资料里,开始为写《史记》做准备。
可是,命运却和司马迁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李陵事件爆发,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
这对司马迁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耻辱,他一度想自杀。
但他想到自己的理想还没有实现,《史记》还没有完成,於是他忍辱负重,坚强地活了下来。
他在给朋友任安的信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他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轻易地死去,他要完成《史记》,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迁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史记》的创作中。
《律书》就是他在这个过程中精心撰写的一篇。
在《律书》里,我们能看到司马迁对歷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他把“律”
看作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这可不是隨便说说的。
在他心里,“律”
代表著一种秩序,一种规律,这种规律贯穿於歷史的发展过程中,影响著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从司马迁的经歷和思想来看,他写《律书》其实是在表达自己对歷史和现实的思考。
他看到了汉武帝时期的种种问题,战爭频繁,百姓生活困苦。
他希望通过对“律”
的阐述,让人们明白,无论是战爭还是治国,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不能隨心所欲。
比如说,他在《律书》里提到,战爭虽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但不能过度使用,不然就会像秦二世那样,导致国家的灭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