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旺小说

第4章 历书 穿越歷史的时光机(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这可让后世学者们疑惑了,有人觉得司马迁是对邓平的方法不满意,故意迴避;也有人说,可能是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邓平的八十一分法还没完全定下来,或者司马迁觉得自己的《歷术甲子篇》更有歷史意义,所以先记录了这个。

清代学者王引之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他说元封七年十一月和太初元年五月有两次改歷,前一次颁行的是《历书》所附“歷术甲子篇”

的一种四分历,后一次才是邓平歷。

他的依据是《历书》里引改元詔书的末尾,有“年名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这些话,和“歷术甲子篇”

开头几乎一样,所以他推测下詔改元时先推行了“歷术甲子篇”

的四分历,后来才改成邓平歷。

可王引之的论敌钱大昕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些话指的就是太初历纪年,改元詔书就是颁行太初历时下的,他对《汉书?律历志》里先改元后造太初历的事件次序表示怀疑。

陈久金又在王引之的看法上做了调整,他通过研究《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初二年条里“正月戊寅丞相(石)庆薨,闰月丁丑,大仆公孙贺为丞相”

的记载,认为这个闰月和“歷术甲子篇”

相合,推测太初二年还没使用邓平歷,颁“歷术甲子篇”

四分历在太初元年五月,颁邓平歷在太初二年以后。

这些爭议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古代的史料记载不够详细、准確,很多细节都模糊不清,就像一幅被岁月侵蚀的老画,有些地方看不清楚了,后人只能根据有限的线索去猜测;另一方面,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就像盲人摸象,摸到耳朵的说大象像扇子,摸到腿的说大象像柱子,谁都觉得自己是对的,这就导致了爭议不断。

(二)《历书》与古代社会的“爱恨情仇”

《历书》对古代社会的影响,那可真是方方面面,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农业生產、政治活动、文化传承这些都紧紧地联繫在了一起。

在农业生產上,《历书》就是农民们的“贴心小袄”

古代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靠天吃饭,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全得看节气。

《历书》里详细记载了二十四节气,农民们按照节气来安排农事,就像有了一个专业的农业顾问。

比如春分的时候,天气暖和起来,雨水也多了,农民们就知道该播种春小麦了;到了秋分,稻穀成熟,一片金黄,农民们就忙著收割,把粮食收回家。

要是没有《历书》,农民们可能就会错过最佳的农时,庄稼收成就会受影响,那可是关乎到一家人温饱的大事。

在政治活动方面,《历书》可是有著特殊的地位。

古代的帝王都很重视历法,认为它是上天意志的体现,改朝换代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改歷,这叫“改正朔”

,意思是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是顺应天命的。

汉武帝颁布太初历,就是为了彰显大汉王朝的新气象,加强自己的统治。

而且,祭祀、朝会这些重要的政治活动,也都得按照《历书》上的日子来安排,要是日子选错了,那可是对上天的大不敬,搞不好还会被认为是失了天命,这政权都可能不稳。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历书》就像是一座文化的桥樑,连接著过去和未来。

它记录了古代的天文知识、历法演变,让后人能了解到先辈们对自然的探索和认识。

比如通过《历书》,我们知道了古代有夏历、殷歷、周历这些不同的历法,它们背后都有著独特的文化內涵。

《历书》里还包含了很多与节气相关的民俗文化,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这些节日都和节气有关,承载著丰富的文化传统。

每年春节,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贴春联、吃年夜饭,这背后就是《历书》所代表的时间文化在起作用,它让这些传统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书》在古代社会的作用,就像空气和水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著,但却无处不在,深深地影响著人们的生活,是古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当《历书》照进现实

(一)现代生活中的古代历法影子

虽然《史记?历书》诞生於两千多年前,但它的影响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古代历法的影子。

先说说传统节日,春节,这个我们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按照农历来的。

每到春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著年夜饭,看著春晚,热热闹闹地辞旧迎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青春派黑岩开天录绝代名师帝之至尊武炼巅峰恐怖女主播火影:从双神威开始一人得道全球迷雾求生修仙之别样女配神话基因综武:七侠镇说书,开局结拜乔峰农民小仙医剑诛天道亿万老公宠妻无度斗罗:武魂假面,我帝骑无限魂技谁与争锋白袍总管极品捉鬼系统步步生莲逍遥初唐听说你爱我一切从锦衣卫开始风水秘闻实录武侠:开局奖励满级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