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叶满枝与他握了手,笑着说:“对,潘主任您好,我是滨江曙光机器厂的叶满枝,也是咱们省大的毕业生。”
“嗯,进来坐吧,刚才欧阳给我打电话,已经介绍了大概的情况。”
潘主任拉了把椅子过来,“你说的事,大致行得通。
学校一直倡导师生参加基层劳动,让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只要学生本人愿意去基层实习,那电讯工程系这边是不会阻拦的。”
叶满枝的目光飞速掠过他的办公桌,尽管对方早已动作利落地将东西收了起来,但她还是在稿纸的最上方看到了“检讨”
二字。
她在心里快速权衡着,几秒钟的时间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迅速有了决断后,她再次面向中年男人,微笑道:“潘主任,我冒昧来拜访您,并不单纯是为了借调实习生。”
潘主任推了推眼镜,不解道:“那你还有什么事?”
“滨江曙光机器厂最近正要成立一间电视机设计室,专门负责电视机的试制工作,目前正在寻找一位有能力也有经验的项目负责人。”
叶满枝诚挚发出邀请,“潘主任,您愿意来我们曙光厂担任电视机设计室的主任吗?”
第205章
潘主任的加入,给曙光厂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
正常情况下,曙光厂每年只能接收三四名大学生,像省大系主任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从来不敢奢望。
可是,自打邀请到了潘主任,叶满枝的眼光越来越高,接连三年往市教委跑,要求接收高校毕业生。
“叶主任,你怎么又来了?”
叶满枝掏了一把松子放到她桌上,笑眯眯道:“孙科长,听说1970届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经启动了,我过来提交一份用人申请。”
“你们厂的申请交了也没用。
前两年已经往曙光厂分配了二十多名大学生,今年不可能再给你们分配了!”
叶满枝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咔咔剥着松子。
“从66年到69年,上级总共给我们厂分配了28名大学生,平均每年才七个人,这就是正常分配的数量呀!”
孙科长吃了几颗松子仁,笑睨她一眼说:“正常什么啊!
66年和67年所有单位都没分到大学生。
你们从68年到69年,接收了28人,放在全市都是少见的!”
66届和67届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延迟了两年。
曙光厂当年就以“抓革命、促生产”
,知识分子要到基层参加劳动为由,从高校调了22名毕业生去曙光厂一边革命,一边参加劳动。
等到68年国家开始统一分配毕业生的时候,曙光厂向上级打了报告,据说这二十多名毕业生的劳动表现还不错,希望能将他们继续留在基层单位参加劳动。
当时中央提出的毕业分配原则就是,让毕业生到农村去、到边疆去,面向工矿和基层,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曙光厂是地处郊区的工厂,有繁重的出口任务,又恰逢那一年三届毕业生一起分配,人数众多。
所以这22人就顺理成章留了下来。
再加上去年分配的6名大学生,曙光厂两年分到了28人。
叶满枝商量道:“孙科长,我们厂的出口创汇任务太重了,现在急需人手。
你看这样行不?今年再给我们分配7-10人,之后三年我们就不再向上申请用人指标了!”
“……”
孙科长哭笑不得道,“你这算盘打的可真是……”
70届毕业生是1965年考入高校的五年制大学生,基本上就是最后一批参加高考的大学生了。
叶满枝将申请表往前推了推,“反正我们把申请交上来了,上级单位也要考虑一下我们的用人需求嘛!”
“那你先把申请放在这里吧,正式分配的时候,我们会酌情考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