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旺小说

第104章 盛世华章 京师与江南(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冬日的阳光斜斜地洒在京城南城的“聚友轩”

茶馆上,匾额上的金漆有些剥落,却更添了几分烟火人间的亲切。

卯时刚过,茶馆里己是人声鼎沸。

跑堂的伙计肩上搭着白毛巾,提着硕大的铜壶,灵巧地在桌椅间穿梭,高声吆喝着:“开水——慢回身嘞——!”

滚烫的开水冲入粗瓷茶碗,激起一团带着茶香的蒸汽,与馆内老主顾们呵出的白气、旱烟袋冒出的青烟交织在一起,暖融融的,将外面的寒意隔绝开来。

这日的热闹,显然比往常更胜几分。

几乎每张桌子上,都在议论着同一件大事——今天清晨,由通政司衙门派员,在承天门外庄严宣读,随后通过遍布京师的报房迅速抄传,张贴于各城门、市口的皇帝诏书。

“哎,张老板,您消息灵通,给咱们仔细说道说道,那诏书上写的‘永不加赋’,到底是怎么个章程?真就……真就再也不加咱的田赋了?”

一个穿着旧棉袍的老者,小心翼翼地问邻桌一个身着绸缎面羊皮袄、商人模样的中年人。

那被称作张老板的中年人,放下手中的盖碗,脸上泛着红光,显然正等着人问这话。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李老哥,这还能有假?白纸黑字,盖着玉玺,皇上金口玉言!

诏书上明明白白写着,以天启十西年天下田亩丁口数为基准,定额征收!

往后啊,除非遇到极特别的大灾大难,经廷议、陛下特批,否则这田赋、丁银的数目,就钉死在这儿了!

不仅不加,朝廷还说了,在河南、山东那些去年受了灾的地方,今年非但不用交粮,官府还要按人口发放种粮和救济钱呢!”

他话音未落,旁边一个头发花白、脸上沟壑纵横的老农,用粗糙得像老树皮的手背用力抹了抹眼角,声音有些哽咽:“活了六十三年,历经三朝,头一回啊……头一回听说,皇粮国税还能有定数,还能有不交反给钱的!

往年,那些衙门口的胥吏,变着法儿的加耗、摊派,名目多得记都记不住,咱小老百姓,谁敢问一句?问了就是板子!

如今这……这真是尧舜再世,老天爷开眼了啊!”

他说着,竟有些语无伦次,只是反复念叨着“尧舜再世”

这时,一个穿着半新不旧蓝色长衫,看样子是附近社学教书先生的人,捋着几根稀疏的胡须笑道:“王老爹,何止是永不加赋这一桩?您再往后看,诏书里还说了,要广设官学、社学,将科举定为两年一试!

这才是真正的百年大计,恩泽后世啊!”

他转向众人,语气中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抑扬顿挫:“想想看,如今这世道,工商繁盛,格物之学日新月异。

朝廷开矿、建厂、修路、造船,哪一样不需要识字、明理、懂算学的人才?光是靠着那寥寥无几的进士、举人,够干什么的?我家那小子,若能在这新式社学里多用功,将来即便中不了进士,能进个工坊做个管事,或者去皇家商号当个账房,那也是光耀门楣,改换门庭了!

这世道,是真的有盼头了!”

“先生说得在理!”

一个精干的小伙子接过话头,他手里还拿着一份墨迹未干的《大明日报》,“大伙儿瞧瞧这《日报》,上面除了诏书全文,还有首辅袁大人亲自撰写的社论,标题就叫‘藏富于民,固本培元’!

瞧瞧这词用的,多地道!

如今啊,连咱们街面上识得几个字的,乡下种田能看懂告示的,都能对着报纸说道几句国家大事了。

那些过去靠着信息不通、上下其手,欺瞒朝廷、盘剥乡里的士绅老爷,日子可没那么舒坦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人生可以无限模拟玄浑道章我在决斗都市玩卡牌天神诀琴帝惊!重生后的嫡女她杀疯了不灭龙帝快穿被男主养成的那些日子天启预报我家老婆可能是圣女网游之盗版神话从洪荒逃走当幕后黑手全家打入冷宫?听崽心声后杀疯了无双召唤之诸天神魔哥几个,走着九印神皇未来兽世:买来的媳妇,不生崽我家老婆是娇气包天启之门过气武林高手重生三十年前春野小仙医衡华惑乱红楼校花的全能保安第一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