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旺小说

第44章 龙泉瓷韵黄粿里的山海匠心(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陆帆在景宁民宿的晨光里醒来时,窗纱被风掀起一角,漏进的光线里浮着细小的尘埃。

窗台上的野蔷薇沾着三两颗露珠,最大的那颗悬在花瓣尖上,折射着晨光,像颗碎钻——那是昨晚蓝晓雨临走前踮着脚放的,她当时还特意把花瓣捋顺,说“让它陪你醒来看景宁的早晨,比闹钟温柔”

陆帆伸手碰了碰露珠,凉意顺着指尖漫上来,像昨晚蓝晓雨递来的那杯敕木山绿茶,清清爽爽的,还带着点草木的淡香。

他坐起身,目光落在床边的帆布背包上:蓝奶奶给的乌饭叶干用牛皮纸包着,纸角被浆糊糊得整整齐齐,凑近能闻到淡淡的草木香;王爷爷给的草药茶装在粗陶小罐里,罐口用红布扎着,布上还绣着个小小的“药”

字;笔记本里夹着蓝晓雨画的简易龙泉地图,纸是小学生用的方格本撕下来的,边缘还带着点毛糙,上面用蓝色铅笔标着“老吴青瓷工作室”

,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瓷碗,碗沿写着“找吴叔,他懂瓷也懂吃,能带你吃最香的黄粿”

“陆帆哥哥,这是我表舅吴叔的电话,你记好了,他手机号最后三位是189,别打错啦。”

昨晚蓝晓雨送他到民宿楼下时,把写着号码的纸条塞进他手心,纸条是从作业本上撕的,背面还有半道数学题,“吴叔在龙泉做青瓷几十年了,去年我去他那儿学过半个月拉坯,他教我捏小瓷碗,我捏坏了十几个才成。

对了,龙泉的黄粿和我们景宁的不一样,我们用糯米,他们用高山粳米,蒸透了用石臼捶,捶得越久越Q,蘸着红糖吃,甜到心里去,你一定要试试!”

此刻陆帆站在景宁汽车站的站牌下,手里捏着那张纸条,指腹把号码都摸得有点发皱。

晨雾还没散,远处的敕木山藏在白蒙蒙里,山尖偶尔露出来一点,像浮在云里的青黛。

去龙泉的班车停在站台边,车身印着“丽水文旅——龙泉青瓷专线”

,绿色的车身上画着缠枝莲纹,和他在蓝晓雨家看到的畲族织布纹样有点像,车头上摆着个巴掌大的青瓷花瓶,里面插着两枝野蔷薇,花瓣上也沾着露珠,和他窗台上的那枝一模一样。

“小伙子,去龙泉看瓷啊?”

卖早点的阿姨推着小车从旁边经过,车轱辘压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咕噜咕噜”

的响。

小车的蒸笼冒着白汽,飘着糯米的甜香,笼屉是竹编的,边缘磨得发亮,“来个麻糍?景宁的麻糍,用的是今年的新糯米,蘸芝麻糖,热乎着呢!”

陆帆买了两个,阿姨用油纸包好递给他,油纸还带着点蒸笼的温度。

他咬了一口,糯米的黏软裹着芝麻的香,还有点红糖的甜,嚼的时候能感觉到米粒的细腻——浙南的吃食,好像都带着点土地的温软,从缙云的烧饼到景宁的乌米饭,再到这麻糍,都让人想起灶台上的烟火气。

“阿姨,您去过龙泉吗?龙泉的黄粿真的比景宁的好吃吗?”

陆帆一边嚼一边问。

“去过去过!”

阿姨笑着擦了擦手,手上沾着点糯米粉,“去年我去龙泉走亲戚,吃了他们的黄粿,那叫一个Q!

用石臼捶的,捶得能拉出丝来,蘸着红糖吃,比我做的麻糍还甜。

对了,你去龙泉,一定要去巷口那家阿婆的黄粿店,阿婆姓周,做黄粿几十年了,她的石臼还是她婆婆传下来的,有五十多年了!”

班车缓缓驶出景宁,山路蜿蜒,车窗外的风景慢慢变了——畲乡的蓝色小楼变成了成片的竹林,竹子是毛竹,长得又高又首,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来,在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地碎金。

偶尔能看到溪边的水车,木头的辐条己经有点发黑,吱呀吱呀转着,把溪水泼成碎银,落在石头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司机师傅是个五十多岁的龙泉人,头发里掺着点白,穿着蓝色的工装褂子,褂子袖口卷到胳膊肘,露出结实的胳膊。

他操着带点方言的普通话,时不时跟乘客搭话:“前面就是小梅镇,再过半小时就到龙泉市区了。

你们去龙泉,一定要去青瓷博物馆看看,还有大窑遗址,那可是宋代的窑址,能看到老瓷片!

吃的嘛,黄粿、溪鱼、笋干烧肉,一样都不能少,不然等于白来!”

“师傅,龙泉的黄粿为什么要用粳米啊?糯米不是更黏吗?”

陆帆凑到前排,手里还拿着没吃完的麻糍。

“那当然有讲究!”

师傅一拍方向盘,声音都亮了,眼睛里闪着光,“我们龙泉的高山粳米,日照足,颗粒

iconicon-uniE0D0"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道朝天我在春秋不当王相宝2:秘物仙父网游之三国王者巫界术士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当保安夜色之下我用闲书成圣人借命风水师巡狩万界神算小奶团驾到前夫夜来袭武林半侠传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定河山剑装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都市最强修真妖孽(超品教师)封神战婿辛亥之钢铁基地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他看见你的声音三国之单身狗怒开无双封神问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