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可怜的东拉河,眼下又瘦得象一根细麻绳,只是还没有断流,悄无声息地淌过八月的村庄。
金家湾和田家圪崂两处生产队的禾场上,分别立着几堆鲜黄的新麦秸。
这说明少得可怜的夏田作物已经碾打完毕。
可以想来,每家分走的那点麦子,简直不够填牙缝。
谁都知道白面细粮好吃。
可是谁又指望吃夏呢?黄土高原山区的庄稼人,主要靠吃秋。
眼下,秋庄稼还没有结籽粒,夏粮几乎等于没有,人们的生活仍处于危机之中。
但不论怎样,到这季节,庄稼人心里就不再那么恐慌;即是没什么五谷,自留地的瓜瓜菜菜已经可以填肚子了。
我们的双水村还是双水村,看起来没有什么大变化。
从本书第一部结束到现在,我们已经熟悉的这个小小的世界里,年轻的母亲们又给我们带来了六七个小生命;但还没有什么人谢世。
唯一令人瞩目的是,一九七七年秋冬之间经过那场风波在哭咽河上修起的大坝,已经被山洪从中央豁开了一个大缺口,完全垮掉了。
这意味着当年那几万斤高粱,无数个劳动日和“半脑壳”
田二的一条人命,都统统付之东流。
大坝落成后,孙玉亭曾出主意在坝面上用镢头雕刻了毛主席的两句诗词: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玉亭当时解释说,刻这两句诗最恰当,因为大坝旁边的神仙山就是神女变的。
现在,烂坝大豁口的两边,只剩下了“高峡”
和“无恙”
四个字,似乎是专门留下来嘲笑福堂和玉亭两个人的。
幸亏当时洪水是一点一点把大坝拉破的;否则,金家湾的半个村舍和哭咽河口对面田家圪崂的许多人家恐怕都让洪水卷走了。
这个坝的垮掉对田福堂的打击是沉重的。
他那股大干一番事业的劲头明显地跌落了下来。
同时,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也使这个盲目而自信的农村政治家吃了一惊又吃一惊。
当年他曾以大寨和永贵同志为榜样,可现在这两个农村的样板渐渐都销声匿迹了;而且玉亭还告诉他,三月份昔阳县委在报纸上都公开做了检查。
又据石圪节公社主任徐治功说,县上已经把“农业学大寨办公室”
也撒销了。
哈呀,连大寨都不学了?这正如田二活着时说的那样:世事要变了!
世事看来的确要变了。
春节前后,中央发出通知,把地、富、反、坏、右的帽子都摘了,而且他们的子女入学、参军、招工招干和入党入团,一律不受影响。
这不是和贫下中农平起平坐了吗?看,把金光亮几家地主成份的人高兴成了啥了!
走路都能得唱“道情”
哩!
再看看!
现在到处的集市都开放了——这实际上是把黑市变在了合法的。
有的人还跑起了长途贩运,这和投机倒把有什么两样?最使人想不通的是一再强调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那公社和大队的领导还有什么权?现在这两级领导都怨气冲天,跹蹴下不工作了——工作啥哩?一切都由生产队说了算嘛!
唉,这社会已经全乱套了,竟然提倡人发家致富哩!
毛主席老人家生前一贯爱穷人,而今却爱起了富人……田福堂在眼花缭乱的社会变化面前,感到自己完全成了个傻瓜。
他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了。
他的助手孙玉亭每天都要往他家跑一次,惊慌地告诉他报纸上又有了什么新的政策和做法。
看来这大变化还在后面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