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公司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招工,刘立飞发现当地的农村几乎没有年轻人,都到县城或华天市区谋生去了。
本地常住居民多是老年人、孩子。
既然是从京城来的豪门子弟,清元县主要领导在张峰的授意下,给一些人下达了帮助刘立飞招工的指令。
将一些当地官员介绍来的人员招入公司缓解用人问题后,刘立飞的产业园区计划正式启动。
起初,让刘立飞感到困惑的是,当他告诉种蘑菇的老百姓,自己是来帮助他们做技术升级,解释只有让产品的品质更好,他们才会拓宽销路、收入提升时,很多人一笑置之。
这些人觉得现在就挺好的,每天上午工作、中午喝酒、下午睡觉、晚上再喝一顿,这么过着开开心心的,一个月有三四千块钱的收入也就够了。
没想过要去发什么大财,或者是要做成什么。
在农村里面,许多人思维已经适应了资源全面受限的局面。
对于他们来讲,你来搞技术提升是你要挣钱,领导是要做成绩,并不关我们什么事,我只要日子过得舒服就行。
如果非让做,可以啊,只要给钱就可以。
领导不给钱让我自己去做,你让我多费一点点的力气都不会愿意。
刘立飞便决定,他掏钱,老百姓出点力气。
他找到当地一户蘑菇种植大户何学军进行试点。
一家三口,夫妇俩在村里种着十几亩蘑菇,供孩子在华天市区读书。
他告诉何学军夫妇,目前野生的羊肚菌和鸡枞菌已经能通过人工培植。
这两种菌菇的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远远高于他们夫妻俩正在种植的白玉菇和金针菇。
刘立飞的提议是:“你们目前种的蘑菇品种只能卖五元一斤,要是种我给你们提供的菇种,你们能卖九十元一斤。”
当然,光口头说说,何学军夫妇是不会同意进行尝试的,万一搞砸了,不仅浪费资金,还浪费精力和时间,甚至损失了原先可以赚的钱。
刘立飞便出资给何学军盖了十个大棚,之后又从京城请来教授和专业技术团队来做技术提升。
第905章新农村建设受挫
何学军夫妇对刘立飞给他们用新砖砌就的、带大风扇的蘑菇棚十分满意。
看到自己确实没有投入一分资金,何学军夫妇拿上刘立飞从京城研发基地带回来的菌丝包开始了尝试。
刘立飞反复告诉他们,这个活计难度很小,只需要他们俩人每五小时采一回,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即可。
主要是这种蘑菇的伞体打开得太过就没营养,不值钱了,必须在伞体包着的时候就采下来,当然,太小也不行。
刘立飞和何学军夫妇商定,他成立的菇王公司的工作人员定期来收蘑菇,按照品质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和残次品,分别以九十元、六十元、三十元、五元的价格成交。
对于何学军夫妇来说,他们不承担任何风险。
清元县茹王公司给他们提供大棚、技术、培训和菌种,何学军夫妇唯一付出的就是每隔五小时一次的采摘劳动,按照刘立飞的想法,应该是一件能发财的大好事。
不过,最终让刘立飞大跌眼镜的是,发现收上来的蘑菇百分之九十是残次品,百分之九的三级品,百分一的二级品。
刘立飞疑惑地询问何学军,产品怎么会如此差?一直强调让你们每隔五个小时就要采摘一次,你们有没有按照这个要求进行执行?
何学军的回答居然是,每隔五小时进行采摘,实在太累了。
他的心态是这一切都没有我个人的投入,我种成什么样都能拿到钱,五元一斤也没吃亏。
睡觉我都还能赚钱,那干吗不睡着觉赚钱呢?要知道,我还要与老婆多亲热呢,一天一二次的亲热行为,很消耗精力的。
每隔五个小时就要起来劳作一个多小时,当然是太累了,二人进行亲热的兴趣和力气都没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