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小悠:“好的!”
大姑:“小悠,你之前从‘选人范围’的角度,给选人制度理出了一条发展脉络,接下来,你能不能试着从‘选人标准’这个角度出发,也梳理出一条选人制度的发展脉络呢?”
小悠:“好的,我试试!
(夏商周)世卿世禄制,选人的标准是‘血统’,也可以说是‘身份’或‘出身’。
接下来,就是秦朝了,(秦)军功爵制,选人的标准是‘军功’。
再后面,就是汉朝,(汉)察举制和征辟制,其中察举是由下向上推荐,实际选人权在地方长官手中,这种选人标准是‘地方长官的主观好恶’;而征辟制,则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实际就是‘皇帝的主观好恶’和‘官员的主观好恶’。
所以(汉)察举制和征辟制,选人标准是‘主观感觉’。
再下来,则是魏晋南北朝了,(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由专门的官员即‘中正’来品评人才,把人才分为九等——选人标准也是‘主观感觉’,不过是‘中正官的主观感觉’。
最后,就是科举,选才标准就是‘考卷’!
所以,我梳理的结果是,从选人标准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从‘血统——主观——客观’的发展过程。”
大姑:“汉与魏晋南北朝,皆为‘主观’,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小悠:“它们的选拔标准有所不同,‘察举制侧重于品德和才能,而九品中正制则侧重家世和才能。
’——咦?大姑,这两者都注重才能,但是汉朝注重品德,到了魏晋时期,反而变成了侧重家世,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姑:“网上没有找到答案吗?”
小悠:“可能是我提问的方式不对,找到的资料都不是我想要的,眼花,大姑,能强行解释一下吗?”
大姑:“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时代背景不一样吧!
汉朝国家统一,政治环境相对比较平稳,所以可以不用过多考虑出身背景。
但九品中正制是产生于曹魏政权时期,那时候地方混战,侧重家世能更好地平衡各种力量。”
小悠:“所以,是时代退步了,相应的制度自然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后退。”
大姑:“但九品中正制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小悠:“哪处可取?”
大姑:“标准更为明确。
察举制科目繁多,没有统一的具体标准,主观随意性很强。
而九品中正制选才的标准则明确为士人的行状和家世,主观随意性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小悠:“所以是退一大步,进一小步。”
大姑:“或许,后来若没有出现魏晋南北朝的乱世,国家长治久安,也许能从察举制直接进入到科举制。”
小悠:“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姑:“针对察举制的弊端,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采用左雄的建议,对察举制进行改革,引入考试机制,史称阳嘉新制。
阳嘉新制实行分科考试,儒生考察经学,文吏考察章奏,史称其‘无异于后世科举之法’。”
小悠:“这么说来,科举制在汉代,已经萌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