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第1909章
咔咔咔咔,太平府、广德府、宁国府三府的地界上,到处都是过境的士兵,多尔衮为了集结兵力,已经是不惜一切代价,要求江南地区的清军全部北上。
当然,这其中很多都是原来的明军降清之后转变的绿营兵,若说他们有多少忠诚度,只有天知道。
而且清军在桂林失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各处,很多绿营兵将领都是蠢蠢欲动,有的人已经预感到,大清国恐怕是大厦将倾了。
其实在满清占领京师,随后渡过长江消灭弘光政权之前,很多人心中其实对清军并没有鲸吞天下的概念。
其实站在当时的角度,一个普通人也会这么想。
后世倭兵侵华,实际上倭人跟华夏的人口比例并不悬殊,倭人号称一亿玉碎,华夏是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这么看来,双方的人口对比最多也就是一比五,就这样,我们还有一大批仁人志士坚信,以东洋小国之力想要鲸吞华夏是痴心妄想,所以才有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才有了以空间换时间的理论。
在明末,这种情况更是夸张,要知道,满洲八旗总共才不到十万人的兵力,整个满洲女真加起来也不过百万之众,所以他们才要搞满蒙联合,以便于增加兵力和人力。
但是明朝可是亿万民众,根据后世史学界的考证,万历到崇祯初期,明朝实际掌握的人口已经接近甚至可能超过一个亿。
如此说来,满洲和明朝的人口对比实际上是一百比一,这么看来,建虏是绝对没有实力吞并中原的。
因为实力差距过大,清军占领京师之后其实是采取了向汉人地主豪强让渡权力的方式来夺取天下的,这也就是八旗骑兵为什么迅速衰败,而绿营兵快速崛起的原因。
但站在明末清初交界时期普通人的角度,总觉得清军想要占领硕大的大明,如同天方夜谭。
抱着这种心态,实际上很多绿营兵的将领甚至是中层军官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观望,如果清军强大,他们就继续跟着清军混,如果清军有一天不行了,他们也能立刻剪掉脑后的鞭子,摇身一变再次成为反对清朝的力量。
有了这种心态,在得知清军于桂林前线战败还有金声桓反叛的消息之后,闽浙以及南直隶的部分人当然是坐不住了。
不过多尔衮不傻,作为一代枭雄,如果一点雷霆手段都没有,那他就别混了。
南直隶特别是南京地区是他的重中之重,所以当初才会派洪承畴坐镇,既然这些人窝藏祸心,安排一些銮仪卫四处查探也是必然。
此次多尔衮从南昌引大军回退,并且征集闽浙和南直隶地方绿营兵向南京靠拢。
命令下达之后,銮仪卫也行动起来,多尔衮为此甚至不惜调动上万精锐八旗骑兵兵分数路,快速切入闽浙一带,而精锐的北洋新军骑兵则进入南直隶,控制当地局势。
闽浙的这些地方军,因为分散驻扎在各地,在形成合力之前,根本不可能跟清军正面对抗,加上銮仪卫平日里收集的情报,哪个地方有叛乱的风险,清军骑兵就立刻赶去这个位置,然后进行控制和驱赶,将城内的军队全部拉出城外,然后去南京汇合。
自然,也有人不从命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杀一儆百。
只要是不配合的,敢跟清兵说不字的,将领和军官一律处死,剩下的士兵全部押送去南京。
清军的战斗力在这些由卫所兵转变而来的绿营兵面前还是非常强大的。
一个牛录控制一个小县城没问题,反正一个县城的守备部队基本上也就是一两个百户的兵力,大的地方有一个把总营就算是好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