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他杜势做了卞导的副导演这么多年,怎么会看不出来刚刚卞新知有意引导的一系列操作。
江澈只是问“我该如何把控演绎扶苏的这个度”
,要是一般人,估摸着卞新知也就是随口给个结论,哪里会这样一点一点的带着来。
江澈说的对,历史不仅仅需要观众对大势上的感知。
卞新知也没说错,这是一部历史电影,最需要的就是客观。
在最开始筹备剧本选角的时候,卞导就有谈过共鸣这件事情,但是因为一直没有确定这样的合适的选择——该是选择哪个角色?哪个角色最能代表这段波澜起伏壮阔的历史的尾声?没想到会是初出茅庐的江澈夺得魁首。
扶苏吗?两个小时的电影里只占了不到6分钟的时长,会不会太过短了一点?杜势这样问。
卞新知摸着胡子,摇头晃脑:“与历史的共鸣,最巧妙的就是只在打动的那一瞬间。
何必纠结镜头的事情,反而是越短越好,惊鸿一眼即可。”
杜势皱眉,看着已经站到朝堂上去的江澈若有所思。
玄色的衣裳在现代看来并不能算是华丽,甚至是有些普通的,在朝臣中全然不惹眼。
惊鸿一眼吗?浅薄些的话,大概也能理解,毕竟这样一张脸摆在那里了,还是放在一堆样貌不那样出众的人里,怎么看都是十分出挑的程度。
在了解历史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是很有趣的——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客体出于永恒缺席的状态。
这也就留给了后人解读的空间,没有人可以指定哪一种解释就是正解。
扶苏身上的争议大抵如此。
他如果真的起兵造反,秦朝会不会延续多几朝?世人对“贤人政治”
总是十分向往的,也正因如此才对扶苏之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要按江澈自己的理解来出演,观众真的能透过这些哀怒感受到所谓的牺牲成全大局之策么?又能从这样一个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角色中,产生共鸣?杜势暂且无从得知,但是看卞导成竹在胸的模样,也只能静候佳音了。
本段拍摄的剧情是补拍“扶苏直谏反对焚书坑儒一事”
,江澈来剧组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大部分的戏都是已经拍完的状态,已经在后期剪辑了。
因为事关高光角色,所以导演组慎重了些。
扶苏一共就三场戏,一是上述,二是在塞北的监军生活,三就是杀青戏。
为了提高拍摄效率,三场戏全在塞北拍摄,至于第一场,自然就只能由道具组和场务完成布景了。
监视器里,最初青年是混迹于朝臣中,叫人几乎找不清他在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