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每次击退倭寇后,当地百姓无不欢呼雀跃,对大唐军队和李贤皇帝感恩戴德,他们深知,是大唐的庇护让他们得以重享安宁。
平定朝鲜半岛后,李贤并未满足于已有的功绩,他那敏锐的目光转而投向了北方。
彼时,东突厥势力死灰复燃,野心勃勃的东突厥可汗妄图重建往日的辉煌,屡屡侵扰大唐北疆。
其铁骑时常如疾风般南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边疆百姓苦不堪言,生活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与痛苦之中。
李贤决定御驾亲征,率领大唐铁骑浩浩荡荡向北方进发。
唐军士气高昂,盔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的光泽,整齐的马蹄声如滚滚惊雷,扬起漫天沙尘。
一路之上,天气变幻莫测,时而狂风呼啸,飞沙走石,天地间一片昏黄,仿佛要将一切吞噬;时而暴雪纷飞,天地瞬间银装素裹,寒冷的气息穿透铠甲,直逼骨髓。
但唐军将士们毫无惧色,他们紧紧跟随着李贤的步伐,心中怀着对大唐的无限忠诚和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当唐军深入东突厥腹地,东突厥军队凭借对草原地形的熟悉,与唐军展开了巧妙的周旋。
他们如同鬼魅般出没无常,时而如闪电般突袭唐军侧翼,给唐军造成突然的打击;时而又迅速截断唐军的粮草供应,试图以此困死唐军。
面对如此困境,李贤冷静沉着,他一面加强对粮草辎重的护卫,设置了多重严密的防线,安排精锐部队层层守护;一面派遣大量斥候,深入草原的各个角落,细致地侦察东突厥军队的动向与营地分布。
,!
经过数日艰苦的侦察,李贤终于发现了东突厥军队的破绽。
他们虽然机动性强,但各部之间协同不足,缺乏紧密的配合,而且营地大多建于水草丰茂之处,虽然便于获取补给,却疏于防备。
李贤当机立断,决定采取奇袭战术。
他精心挑选了三千精锐骑兵,这些骑兵皆是军中的佼佼者,骑术精湛,作战勇猛。
他们轻装上阵,只携带少量的干粮与水,趁着夜色的掩护,如黑色的洪流般在草原上奔腾。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唯有唐军骑兵的马蹄声在草原上沉闷地回响。
当接近东突厥可汗的主营时,李贤一声令下,唐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营。
东突厥军队毫无防备,营帐内顿时大乱。
喊杀声、惨叫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火光冲天而起,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
这一场奇袭大获全胜,东突厥可汗仓皇逃窜,唐军歼灭了大量敌军,缴获了无数的粮草、兵器与马匹,极大地打击了东突厥的士气。
经此一役,东突厥元气大伤,被迫龟缩于草原深处。
但李贤并未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继续挥师追击,不给敌人丝毫重整旗鼓的机会。
同时,他采用分化瓦解之策,派遣能言善辩的使者,深入东突厥各部。
使者们向各部落首领宣扬大唐的国威,展示大唐的强大实力与繁荣昌盛,承诺只要他们归降,大唐将保其部落平安,并且给予诸多优厚的待遇,如赏赐财物、开放贸易等。
在唐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与极具吸引力的政治攻势下,东突厥内部矛盾迅速激化,诸多部落纷纷倒戈,向大唐投诚。
最终,东突厥可汗走投无路,无奈之下,只得率残部向李贤投降。
李贤为了加强对北方草原的有效管理,在当地设立了燕然都护府。
燕然都护府辖境广袤无垠,涵盖了今内蒙古河套以北、蒙古国全境以及俄罗斯联邦所属的西伯利亚南部地区,美丽的贝加尔湖也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李贤选派了能臣良将前往治理燕然都护府,他们在当地积极推行大唐律法与文化,促进了草原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
在都护府的治理下,草原上的贸易日益繁荣,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人们逐渐接受了大唐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北方草原也逐渐成为大唐稳固的边疆。
解决东突厥问题后,李贤又将目光投向了西域。
彼时,西突厥在西域势力盘根错节,他们不仅阻断了丝绸之路,使得大唐与中亚、欧洲的贸易往来被迫中断,还时常劫掠大唐商队,对周边城邦构成了严重威胁。
西域乃是丝绸之路的要冲,是大唐与世界交流的关键通道,若不收复西域,大唐便难以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李贤经过深思熟虑,任命名将苏定方为西征大元帅,率领十万唐军,踏上了艰难的西征之路。
西征路途遥远,环境恶劣到了极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