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但张骞却又无比坚韧,如此艰难险阻、荆棘满途,他还是为大汉找到了大宛,与其通商,还带回了汗血马和那么多东西!
此马名字一听便是好马!
哎?等等,汉朝军队常常迷路是什么意思?
【可叹,张骞从汉武帝建元二年初出发,到元朔三年归汉,历时十三年,汉朝使团出发时一共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张骞与堂邑父二人。
张骞是可敬的,而那些与他一同出使,为了大汉倒在路上的勇士,虽无名字传世,但也该受世人敬仰!
】
而张骞在听到最后使团一百多人仅剩他与堂邑父,也难忍心恸,又怕匈奴人看出端倪,他紧紧咬着牙关,闭眼假寐,一滴滴泪水却还是从眼角滑落。
【咱们言归正传。
如今龙城之战,汉武帝吸取了四年前马邑之围的经验教训,他会如何安排此战的战术呢?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汉人究竟应该如何打匈奴?】
始皇时空,嬴政也很想考考他的武将,但蒙恬在守长城,蒙毅被他派出去抓项氏族人还未归来,王翦托病告老,他只能寂寞地喃喃自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蒙恬常年戍守北方边境,他极熟悉草原地形,对匈奴人更为熟悉,只有真正与匈奴厮杀过,才知道敌人的弱点。
这汉武帝的确是明智的,这次龙城之战,不论胜败,都必须让麾下将领去草原一趟,只有亲自去过草原、亲自杀过匈奴,才知道这打仗是怎么一回事。”
他思索片刻,统御天下的君主必须知兵事,于是转头命寺人:“请扶苏长公子过来。”
考较不了臣子,那便考较儿子。
大秦的江山,也必须千秋万代!
【我们刚刚说过,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耕地,逐水草而居,迁徙是他们的常态。
虽然汉朝长期以和亲互市政策谋求与匈奴的和平,但做买卖哪有直接抢来得经济实惠?因此,匈奴还是时常派骑兵窥探汉边防虚实,一旦发现守备薄弱的地方,便会直接劫掠。
在卫青出现之前,汉朝对于匈奴也总是陷入一个窘境:派兵出击,若是人少了无法抵抗匈奴,若是率大军进攻,却往往等军队到达,匈奴便已望风而逃了。
因此,想打匈奴,必须要先找到匈奴才行!
而汉武帝手里的武将,大多是从他父亲景帝与爷爷文帝手中继承而来的老将,文景时代,面对匈奴是以防御为主的,所以这些老将与匈奴交战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深入草原野战不大行,但防守有一套!
也正是这个特点,为接下来的龙城之战最终战果埋下了伏笔。
】
【所以到底该怎么对付匈奴呢?满朝文武都无法回答汉武帝,实际上,当时的汉武帝可能也不知道。
但他已经意识到了他如今无人可用的问题:他需要培养自己的将领!
】
汉文帝搂着刘启,望着仙迹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没想到他奉行的休养生息、和亲为主、防御为辅的政策,竟然会对日后反击匈奴产生这样不利的影响,他虽也扩军加强了武备,但还是不够,他得为启儿和彻儿多培育些熟知匈奴的将才,才不会叫儿孙事临到头竟无人可用!
其实他怎么会不明白,和亲换不来和平,但如今大汉民力多艰,他不得不忍一时之屈辱,暗中为儿孙积蓄力量!
【汉武帝亲自部署了龙城之战,他决定分四路大军分兵击匈奴。
让我们来看看他派出了哪四位将军:第一位,轻车将军公孙贺率一万骑兵出云中!
公孙贺是何人?他是景帝特别挑选、有意留给汉武帝的班底,在刘彻被立为太子时,公孙贺便为太子舍人,之后在汉武帝继位后的前六年,他先后出任轻车将军、骑将军、左将军七次出击匈奴,可以说,在卫霍横空出世之前,他是汉武帝最信任的老将之一。
】
汉武帝时空,刚刚被叫来的文武朝臣都纷纷看向了人群中的公孙贺。
公孙贺也不由满脸红光,连连对刘彻下拜:“贺承蒙陛下厚爱!”
这是父皇留给他的拳拳爱意,刘彻对公孙贺也很尊敬,笑着命人搀扶他起来:“南奅侯请起,仙迹说得是中肯之言,南奅侯在朕幼时便一心辅佐朕,实在不必自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