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孩子们也没有贸然就接受姚章的条件,反而是互相对视几眼,最后还是那个年纪最大的孩子做了决定。
「那我们就一起好好背!
」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孩子们的声音清脆高亮,唱出歌谣来时,一张张脸上神采飞扬,姚章看的就心生欢喜。
无关身份地位,他作为一个寻常人,见到这样机灵有活力的小孩就是不由开心。
随着孩子们把《夏九歌》丶《冬九歌》一一唱出,认真听内容的姚章不由的陷入沉思。
这些数九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简单有趣,孩童也能在游戏中学会,说上几句洛京雅言,学一些简单的算数。
而最后的九九歌,直接就是一首乘法口诀了。
九九乘法对贵族来说并不是什么很稀罕的学说,但是对没有受教育途径庶民来说,它很稀罕。
学了这个,以后庶民的生活遇到的计算问题,它就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
这样一想,姚章就发现歌谣口诀这些东西,在普及教育和基础文化知识上,似乎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九九歌是生活丶时令和计算的表现载体,但是其他的东西也可以借用这个载体,比如基础晋律丶历法。
虽然他溧阳学派核心观点是民贵君轻,更强调君王与百姓都应该尽好自己的责任,尤其君王不能先无道,但姚章本人对上雍学派的某些观点,也是认同的。
上雍学派认为,人生来就是愚昧无知的,无论君王百姓,都是教育才让他们开始渐渐成为了人。
百姓受的教育少,就更愚昧无知,君王受的教育多,就英明果决。
他们的学派理论也遭遇到了不少学派名人的围攻,比如为什么受到最多教育的君王,也会出现昏庸无能还残暴的人这一个论点,就足够引起许多争论。
曾经上雍学派的人去到郑国,郑王就认为自己的道德学识来不是来自教育的比平民多,而是因为他是姬姓,生而高贵。
但上雍学派的伏先直接就当着诸国大臣的面驳斥他:姬姓诸侯王那么多,为什么现在就剩下几个姬姓的国家了?光是郑国,现在的朝堂上,姬姓大夫也不少,他们有些人比大王您还聪明,有些人蠢钝不堪,高贵的姬姓那么多,这如果不是教育的问题,大王您觉得是什么问题?
贵族君王们不喜欢上雍学派无视血脉的唯教育论,其他学派也不喜欢上雍学派一切都往教育上推,不过对于百姓因为受教育少才愚昧无知这点,姚章深以为然。
让一个国家都是贤良人才不可能,大家什么身份各司其职还是这时代普遍的观念,但是如果人人都能更懂些道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国家的安定就能很大程度提高。
此刻的姚章,看着这些自信大方的庶民孩子,想了一下如果能把基础的道德和法律知识也编成歌谣,在晋的四处传唱……
陷入畅想的他听到属官轻咳的声音:「中丞,孩子们都等着呢。
」
一低头,姚章就看见已经背完书的孩子们都目光灼灼看着他,他哑然失笑,把手里的铜钱一一给了他们。
等到姚章从燕王宫那里回了郡守府,被柳珀带入了一间书房。
皇帝坐在里面,看见了他请他坐下。
不大的空间里,都是跟着小白出来的二十来人,以及姚章一个从洛京新来的高位官员。
小白指了指书案上的一堆竹简:「姚卿,这些帐册你先都看一看。
」
姚章小心拿起一卷,好像没有什么问题,然后第二卷丶第三卷……
等到帐册都看完,他算是解清楚白天的疑惑——为什么燕王能对胡人那么大方。
他不是把胡人当亲爹,是完全就对境内财产,对钱粮物资这些东西都没有概念!
-
小剧场
姚章:胡人才是他亲爹吗???
小白:我懂你的狂躁心情,第五家的继承人,从太子到我大侄子都是难得聪明人,看见这种蠢货真的很让人怀疑他是不是诸国卧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