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旺小说

第89章 学术交流(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巴克特里亚学者团的学者们都认真听着,没有提问,待会儿有的是交流提问的时间,现在先听秦国人说。

郦食其接着道:“儒家为诸子中的孔子创立,我儒家讲求‘仁、义、礼、智’、‘信’。

“仁者,仁义道德也,人之所以为人,而非禽兽,便是因为有“仁”

,见他人不幸而哀之,见某地生灾而悯之,见美好之事而喜之,皆是“仁”

的体现。”

“义者,即‘宜’也,人之所以在世上存在,是因人所思所行与世间相适,义也是人当在世间所践行的最正确最恰当的行为,即人当有何可为,有何不可为。”

儒家的“义”

并非“义气”

、“正义”

那般简单。

郦食其讲这些,翻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翻译,他们只是能听懂雅言,又不是精研过儒家学问,听得稀里糊涂,只能根据自己理解到的意思翻译过去。

“礼者,人在世间的规矩,在我儒家著作《孟子》中有言,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诸位可理解为人要是没有规矩,便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人若随意行事,而无规矩制约,将与禽兽何异?”

“小到有家,大到有国,皆是因有规矩存在。”

儒家的思想中有“法”

的味道,这可能便是有些法家学者出自儒家的原因,但儒家思想接近“法”

的那部分又终究和“法”

不同。

儒家更崇尚德治,且讲究省刑罚,而法家更推崇法治,讲究严刑峻法。

当然,法家的“法治”

和现代的“依法治国”

不是一回事,后世有人听到“法家”

二字,便想当然认为法家和现代的依法治国一样。

儒家的“礼”

也不是法治,它主要在道德方面,即规定人在道德伦理上有何可为,有何不可为,而非律法。

“就像一棵树要长得笔直高大,就不能在生长的过程中长歪,人想要成长为真正的人,也得遵礼而行。”

巴克特里亚学者团中有学者听懂了一些,生出很浓厚的兴趣,这秦国的儒家听起来有些道理,这是在教导人为什么是人,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要是人人都能成长为合格的人,而没有长歪,那这世间必将美好之极,不会有战乱,不会有纷争。

这些学者并不知道他们所想的这个美好世界在儒家被称为“大同世界”

郦食其继续道:“智,即智慧、认知,我等生下来时,对世间万物并不知晓,是在成长中才逐渐了解认识到这个世界,此为认知,等我们在世界中遇到问题,产生思考,想出解决之法,此为智慧。”

“人非生而知之者,需他人教授,自己学习,自己思索方能有知,因而在知之一途中,当选择有益可知之物,摒弃那些有害之物。

“且还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即知道一件事物是那个样子,也要知道它为何是那个样子。”

巴克特里亚学者团的不少学者点了点头,这秦国学者说的好啊,不能仅看到事物露在外边的现象,还要了解现象的深层成因。

“信,既是诚实守信,也是表里如一,即所行便是所思,有所思便会有所行,思行一致,而不会所思一套,所行又是一套。”

这时代的许多儒生的确在践行这一套,他们想做某事,那就真会不畏惧生死去做,譬如淳于越。

郦食其没有再深入讲下去,儒家思想博大精深,若要深讲,这些巴克特里亚学者十有八九听不懂,像“义利之辨”

、“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绝世神医藏锋嘉佑嬉事重生过去震八方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高武:神话最强传说不辞春山洪荒人祖,开局加入聊天群玄灵界都知道我柔弱可怜但能打末世死亡古武我真不是NPC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琴帝春野小仙医超级鉴宝师万族王座重塑千禧年代造化之王囤货重生,娇知青在七零被糙汉宠爆了剑卒过河天骄战纪箭魔香江王朝丹师剑宗黄金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