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最终他选择了‘读书’!
从前的他只做过小吏而已,小吏会几个字就行,而且还是相对简单很多的隶书!
真要说正经做学问,那是没有的。
也就是说,他四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
而此时首先摆在他面前的就是学什么!
诸子百家,每一家的学问都很好,学哪一家呢?
一般人或许会想哪一家的思想更合自己心意,但公孙弘没有想过,他只是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的选项——一个曾经犯过罪,现在正在做猪倌,已经四十多岁的男人,除了一颗百折不挠、不愿放弃的心,还有什么本钱去做别的选择呢?
首先那些‘非主流’的学术门派就不用考虑了,纵横家、名家、小说家…甚至墨家,先不说这些学派能不能接受他,就说入了这些学派将来的前途在哪里,这就是个大难题了!
公孙弘考虑的就是几大显学…说实在的,此时他最先想到的是道家和法家。
道家黄老派正当政呢!
好不好?当然好啦!
法家也不错,似乎无论是哪个学派当政,最终也无法完全甩开法家,即使当政的学派和法家有仇——很多具体的事务还真就只能交给法家的人去干!
但问题是公孙弘没有门路去投靠道家和法家!
道家就不必说了,黄老派的眼睛都长到头顶上去了!
他们一向走上层路线,收的学生也大多有出身有来历。
偶尔有个把平民弟子,那只能说明人家真的优秀,而且运气很好。
就公孙弘这种,家里一文不名,早年间自己是个狱吏,现在更是在做猪倌,兼年龄在四十多岁了。
道家的门槛都迈不过去!
法家…法家虽然比道家亲民很多,毕竟法家的人大多是实干家,英雄不问出处的习气是很重的!
实际上很多法家干吏都是小吏出身。
可是,即使是这样的法家,对公孙弘这种学生也是敬谢不敏的。
踌躇再三,公孙弘选择了儒家。
而儒家又以公羊学派比较有实干精神,最对公孙弘的口味,所以他开始治《公羊》。
儒家对收学生是最能放开口子的,所以这些年在民间的影响力也是逐步加大的。
即使是公孙弘的出身,也没有成为他求学的阻碍!
一开始是一边做猪倌一边自学,后来为了更好的学习,便搬到了临淄——这里可是学术的中心!
无论是高水平的老师,还是志同道合的同窗都是极容易找到的。
如今他也治学十多年了,因为刻苦,也因为颇具天赋,在认识的儒生圈子里算是小有名气吧。
不过真的也就是小有名气而已,因为他起步实在是太晚了!
他若是个二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学了十多年有这样的成就,那倒是能让众人侧目,并且对他的未来寄予厚望。
但他的年纪…再想想此时的人均寿命,不是人人都能做姜太公的啊!
公孙弘却像是不知道其他人的‘可惜’一样,始终只是照着自己的想法做事。
奔波于生计之余,其他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读书上。
他没有一个固定的老师,但因为儒生们从来不介意有后辈来请教学习,所以他等于是哪一个儒家名士那里都听过课,请过问。
不过非要说哪一位儒生那里去的最多,那必然是胡毋生了!
不紧不慢地回到家中,公孙弘先是恭恭敬敬地向自己的继母请安——他在圈子里很有名气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