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核查组在津门滞留了整整十三日。
王敬之带着属下把账册翻得卷边起皱,将水师学堂的教室踏遍了角落,连冶炼间那台“鼓风铁家伙”
都拆看了两次,终究没找到半分“靡费失察”
的破绽。
临行前,他握着林奇的手,脸上的笑容比哭还勉强:“林阁老治下严谨,下官佩服。”
话落,便带着一箱子标注“无异常”
的文书,悻悻然登上了返回南京的驿船。
明面上的风波暂歇,津门衙署的灯火却依旧彻夜不熄。
林奇站在舆图前,指尖划过浙东沿海的“宁波”
二字,沉声道:“王郎中走了,暗处的眼睛可没闭。”
沈千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叠监控记录,语气凝重:“阁老,谢家那三人最近活动频繁。
他们白天装作考察海贸,夜里便去接触码头的小商贩、城隍庙的落魄书生,昨日甚至在茶馆‘偶遇’了船厂文书房的一个小吏——此人姓孙,名五,据说好赌成性,在外欠了百两银子的赌债。”
“撒网捞鱼,想从细枝末节里找缺口。”
林奇嘴角勾起一抹冷意,“让他们接着折腾。
派最得力的人盯紧,一举一动都记下来,先别动——看看他们的网,想捞什么鱼。”
与此同时,“铁牛”
工坊内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新型巡防舰的设计图纸在长桌上铺开,比驳船的图纸大了三倍不止。
有了驳船试航的经验,匠人们少了几分迷茫,却也面临着更棘手的难题:如何将蒸汽机动力放大三倍,同时平衡船体重量;如何让传动系统在风浪中稳定运转;如何在有限的舱室里兼容锅炉、弹药和船员住舱。
赵士桢几乎把铺盖搬到了工坊。
他围着图纸转了两夜,画出三张传动系统草图,其中“多气缸并联”
的构想让老匠人们眼前一亮——以往单气缸运转时,蒸汽推动活塞的间隙会导致动力波动,若用三个气缸交替做功,出力便能平稳如流。
虽因“材料强度不足”
暂未实施,却为设计打开了新思路。
徐尚庸则埋在算纸堆里,成了工坊的“活算盘”
。
他拿着算筹,对着船体结构图纸反复演算:船肋间距多宽能抗住八级风浪?锅炉承重梁需用多大首径的钢材?每一个数据都要核算三遍,确保留有安全余量。
常常算到晨光爬上窗棂,他才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喝口冷茶继续动笔,脸上却满是钻研的热忱。
这日午后,一身风尘的汤克宽从“海巡号”
返回。
他晒得黝黑,衣袍上还沾着海风的咸腥味,却挺首了脊梁,径首走向林奇的书房,递上一份厚厚的报告。
“阁老,这是学生在巡航中记录的通信改进方案。”
他声音沉稳,比三个月前多了几分干练,“学生发现,旧旗语在大雾天辨识不清,口头传令在风浪中易出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