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这是个确实有思想、有底线、有“贵族精神”
的人。
汲黯很早就任九卿之一的主爵都尉,他主张与匈奴和亲休养生息,但是他不依附讨好田蚡;对公孙弘、主父偃、张汤等与他思想不一致、品德也有问题的人,他不论对方是否得志受宠,都敢于针锋相对;对日渐尊贵的卫青,他也是不卑不亢。
因为名声好、出身尊贵,汲黯虽然出局但仍在地方发挥余热,最后也算善终。
相比汲黯,人品糟糕的主父偃就悲惨了点。
当把自己的政治智慧全部贡献之后,他还在公孙弘的唆使下干了一件得罪全天下读书人的事情:将之前偷藏的董仲舒写的一份竹简交给了刘彻。
那份竹简应该是主父偃发迹之前在拜访董仲舒时偷的,内容是一份叫《灾异之记》的草稿。
《灾异之记》以建元年间辽东高庙失火为切入点,检讨刘彻前期施政得失,并想以“天人感应”
的道理解释是异相都是“天命”
在警告“君王失德”
。
刘彻当然很生气,判了董仲舒死罪,后经众清流儒生求情赦免外放。
公孙弘拿捏好火候递了刀就跑,刘彻拿捏好火候上演“捉放曹”
,主父偃就被这样架在火上为天下清流不容了。
同时,因为“推恩令”
实施,主父偃又在一年内逼死了燕王和齐王,最终被赵王刘彭祖(刘彻的七哥)弹劾,加上主父偃多有贪污受贿的不良品行,最终兔死狗烹被刘彻灭族。
虽然不在尚书台,法家张汤其实也是和公孙弘争夺一哥的有力人选。
但是比起公孙弘的阴坏和踏实办事,张汤像个“变异的二杆子”
——搞人太明、太疯。
虽得皇帝重用,却令群臣难以与他合作。
加之他是司法吏,并不能解决全面的政治、经济、人事问题,所以公孙弘最终胜出。
元朔二年,公孙弘接替韩国安升任御史大夫;元朔五年,他获封平津侯并正式接替薛泽任丞相,实现了从布衣到丞相、先拜相再封侯的两大逆袭。
在公孙弘代表儒家夺得中枢权力斗争的最终胜利后,儒生司马迁对他的反感也到达了顶峰。
虽然他很清廉——张汤都抓不到把柄的那种,但是司马迁还是很讨厌他,每次来府上和李敢聊天都说公孙弘是“千古第一伪君子”
。
在司马迁的认知里,“贪钱和贪名一样卑鄙”
。
司马迁评价很多人都过于刻板,但是他对公孙弘的评价总体还是中肯的。
他说主父偃是个“悲夫”
,而公孙弘是个极度可憎的伪君子。
不过我倒觉得:公孙弘其实同时也是个“悲夫”
,到八十多岁累死在岗位上也没捞到实惠,身后子孙再无杰出人物,儿子还最终失爵并被判“劳教”
。
而他装逼一辈子最想要的“名”
,其实也没捞到,反倒在司马迁的大力传播下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悲也不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