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的战力没有遭受毁灭性打击。
于是让战争可能持续的时间变得没了预期。
更让刘彻和卫青都始料未及的是连续两年冬季催肥的战马、特别是最后为了拉回战损服用特殊饲料添加剂去袭击“伊稚邪”
的公孙贺、李沮、公孙敖部的战马在战后出现大规模战损,仅公孙贺、李沮、公孙敖部就超过两万匹。
那些战马是马骏先于大军班师就带回长安的,虽经过“扶风马氏”
的专业人员们悉心救治,其中大约八成还是确认救不回来,以后只能退役当驽马使用,能救回来的三千多匹性能也再达不到主攻部队的战马素质要求,只能作后勤运输补给之用。
此外,在别的连续两年冬季催肥的战马中,九成战马出现明显的耐力性能下降,其中约一万五千匹达不到主战军马的最低性能要求,只能被迫退役或转入辎重部队。
只有霍去病麾下的大约两千五百匹战马因为本身素质高和拒绝被冬季催肥,没有受到影响。
刘彻在即位之初就对养马非常重视,颁布一系列政策鼓励养马并设立专门机构——马苑,负责向民间收马、育种和繁殖。
同时刘彻还制定了严格的“马政”
,禁止民间杀马、向异族卖马,民间马匹买卖也有严格限制,连李家募兵的马匹购置都要受到严格监管。
在有机会获得乌孙马、大宛马后,更是对这些高品质战马的杂交育种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拨付大量科研经费。
卫青最初被卫子夫推荐给刘彻的名头就是“善于饲养马匹”
的专业人才,而以马骏为代表的“扶风马氏”
更是因为刘彻对战马饲养的重视从普通战国破落贵族变成了茂陵新贵家族。
军马科技研究的投入的确在“漠南之战”
的胜利中作用显著,但是其反噬效果就是战后马匹的损失很严重。
根据之前在右北平马骏告诉我的数据,一匹战马从育种到可以上战场总共的投入大概在五万钱,服役后每年的训练、饲料等投入大约一年五千到七千钱,三场“漠南之战”
大汉总计战场战损战马约两万匹、战后战损三万余匹,累计对汉军造成的“固定资产报废”
损失超过二十七亿钱。
同时,因为“漠南之战”
的战略目标没能实现,汉匈战争远远没有结束。
为了在几年内恢复十万骑兵配备和继续改进战马科技,大汉国帑在元狩初的三年总共就要花费超过五十亿钱的预算。
这还得益于在元朔西年之前,大部分战马都己经在没有被成规模反季节催肥前高效率育种,目前大汉存栏马驹数量尚且充足。
为了弥补战损,从元狩元年开始大汉全境赋税高企。
朝廷对盐、铁、酒等的税收更是翻倍的涨。
从元狩元年开始,大汉的税率在刘彻主导、桑弘羊测算、公孙弘等执行下开始了逐年提升的调整。
除了表面上的田亩税和人头税保持不变,徭役抵扣、兵役抵扣、蓄奴、私人养马、土地田产交易等的税率都在大幅度提高。
根据后来我疏勒团队里的CFO“二弟”
的测算:自元狩三年税率稳定高位后,不连盐、铁、酒的消费税,大汉自耕农正常年景的平均税率为三分八厘,灾年达西分以上。
这还不包含两种特殊情况:
第一种是家里户籍上有未出阁的“老姑娘”
。
大汉女性的政府指导出嫁年龄为十三岁至十西岁,十五岁后不出嫁“人头税”
即开始递增。
到元狩年间,“老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