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在元朔三年得到小黄以后,李敢渐渐对我客气了许多。
一是相处时间久了,他对我的低调和忠诚度感到满意;二是他媳妇程良娣自我率先认出她表姐田氏并施以救治后对我刮目相看,加上我一有空就帮忙照顾李陵、李禹和李娥,还经常搀扶行动不便的大娘去晒太阳,后院的家眷对我这个便宜弟弟兼亲兵的任劳任怨态度都很满意;三是在“篆体密文”
上他离不开我,小黄也是我帮他弄到的,让他成为中垒尉乃至汉军内第一个有汗血宝马坐骑的军官,在外面挣足了面子。
再次回来的李大力也很得力,他被李敢找人操作进了南城防营,值守长安南城中轴线附近,即正南的安门到长乐宫、未央宫中间的区域,我值守的武库也在他所属小队的值守范围内。
在大爷官复原职、二大爷能继续“打藩王秋风”
后,李家再也不用花我的俸禄。
后来有机会看了李家的进出账目我才知道:因为“推恩令”
的关系,二大爷这个阶段利用身份打到的“秋风”
比之前更多,看似高高在上的藩王们都想通过巴结卫青、公孙家和李家在朝堂多些说话的人。
所以那几年用掉我的俸禄大爷都让管账的还给了我,还多给了我一些。
我的俸禄是每月十石米和一些补贴,每次发了俸禄都会跟府上管事的兑换成铜钱。
我平时的花销很少,就年节上会给自己和义父置办点衣裳,平日里给李陵、李禹和李娥买些零食玩具,隔三岔五给小黄买点黄豆、胡萝卜之类的精饲料。
到元朔西年年底,我手头己经存了二十多万钱,于是我就把二十万钱跟府上管账的兑换成了等值黄金,偷偷存着当“老婆本”
。
元朔西年的冬天很冷,身体羸弱的大娘没有熬住寒风,发了几天高热后人就殁了。
大爷收到“篆体密文”
后告了假,带着义父在年前赶回了长安,二少爷先大爷一步也回来了。
按习俗办完大娘的丧礼己经是元朔五年的大年,义父建议大爷带着家眷一起陪大娘的棺椁去陇西,安葬大娘的同时在上元节那天祭祀一下祖先。
大爷和二大爷打了招呼,又向朝廷告了假,然后就带着所有嫡系血脉连同义父押着大娘的棺椁去了陇西。
大力跟着众人一起去和老婆儿女团聚,而我一个人被留了下来。
一方面因为武库营的很多同袍都请假了,我作为就在长安内城过年的人要值班;另一方面算是留个姓李的男丁看家。
李敢走的时候假差点没批,因为未央营接到了皇帝刘彻的临时任务:要在上元节前抵达甘泉宫开军事会议,“北军八尉”
和“柳营军”
的校尉以上军官都要参加。
二大爷本来也要去陇西参加祭祖的,因为这个会议就去不了了。
而李敢说明了是“丁忧”
,中垒丞才找皇帝特批了李敢的假。
大爷不仅带走了府上全部的嫡系血亲,还带走了大半家仆,小黄也被李敢骑走了,整个府邸顿时感觉冷清了很多。
我在府上没什么事就连着许多天帮着同袍值班,出乎我的意料,武库这几天非常繁忙,每天都有大量的部队凭符印领取兵器。
我只当是皇帝要去甘泉宫需要很多护卫,如果是后来懂得算账的我稍微一算领取兵器的整体数量就会知道:光是到甘泉宫绝对用不到这么多兵器,皇帝这是又要对匈奴搞事情的节奏。
到上元节那天的晌午,原本几十间堆满武器的房间被搬空一大半,只有十几间还满着。
根据规定,每间有武器的仓库都需要有两名士卒日夜把守,但暂时空着的所有武库空置期间总共只需要一人把守即可,于是很多原本当班的同袍也因此可以休班回家过上元节了,我就做了那个只要看空库的。
吃过午饭,我的顶头上司程丕走到我面前道:“道一,今晚空置的武库你就别管了,我让别的兄弟们照看着点即可,反正空着,也出不了纰漏。”
“没事,府上人大都去了陇西,我回去也是一个人睡大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