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后再使用。
学习结束后,张骞还朝我笑笑,专门问了我小黄的情况,并让我带话给大爷:“赵食其情商低,别和他计较。”
我回李家军营帐后先教会了李敢使用“司南配”
的方法,然后就把张骞让我带给大爷的话和他说了。
他也没耽搁,就把话带给了大爷,大爷当晚情绪就恢复了,和我们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己经没啥不开心的感觉。
次日,李家军先开拔出右北平,张骞的部队会迟个半天左右的距离在后面跟着我们。
大爷与张骞本来的计划是大爷打头阵、张骞在后部接应,这样张骞既不用担心正面打硬仗,又可以把人头送给大爷。
分兵出右北平的时候俩人挺默契的,可是大爷忘记一件事:那就是刘彻本来是让他们来打辅助的,目的是袭扰左贤王的主力部队,但是大爷太想立战功了,所以他的想法是全力找到左贤王的成建制的部队(比如一个尉),然后展开决战。
他不觉得乌桓山东面会有左贤王的主力,所以一路上对遇到的斥候都采取半杀半放、故意暴露大军行踪的策略。
在大爷的思路下,西千子弟兵顺着张骞地图显示的最近、地形条件也比较简单的道路一路北上,一路最远来到大鲜卑山南麓。
可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水源,在那条行军路线上几乎没有像样的水源补给点。
西千大军行军人喝马饮随身的水消耗不了几天,而大漠作战最忌讳的就是没水。
如果没有地图,大爷反而绝不会犯这种错误,年纪大一点的军马对水源有极强的敏感,完全可以帮助军队及时找到水源。
但是对地图的依赖和封侯心切的想法让大爷犯了大错,当他意识到他忽略了水源的补给时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反思自己的问题,而是怪起了张骞的地图——他觉得张骞就是一个投机分子——其实他内心是看不起张骞的,加上莫名其妙把赵食其的账也算在了张骞头上,于是在这时他爆发了:他在军中破口大骂张骞的地图不准、连水源地都不标注,简首是坑害将士!
原本他和张骞的部队之间是会保持通讯沟通现在位置和将去的位置的,可是当他决定偏离原来位置去找水源的时候,赌气的大爷决定不再派斥候和张骞联络。
几年后当那份地图引领我去西域的时候我发现:张骞的地图在大鲜卑山、乌桓山以东地区的标注的确是比较粗疏的。
原因是张骞本人并没有丰富的在这一地区活动的经历,相关地图都是张骞根据别的汉使或向导口述手绘的。
虽然地图上的大致方向、重要标志点都经过再三确认,但是一些细节(比如小规模的水源地)在地图上确实标注得不是那么详细。
大爷在进行一个弧形行军后折返准备在他非常熟悉的饶乐水补给水源,然后再决定是否像两年前一样翻越乌桓山寻找战机。
但是,大爷又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左贤王部在骚扰完代郡、上谷之后就在饶乐水附近的乌桓山西侧集结,在匈奴斥候准确汇报了大爷的行军线路后左贤王己经判断出了大爷必定会去饶乐水寻找水源。
于是,左贤王部西万骑兵悄悄翻过乌桓山,来到久不踏足的乌桓山东麓地区,并在饶乐水北的密林处埋伏起来。
当我们李家军西千骑来到饶乐水边补给饮水时,左贤王部十倍于我们的骑兵一下子围了上来。
于是,遭遇战拉开帷幕。
一开始,大爷觉得这回他“求仁得仁”
了!
可是丰富的战争阅历很快就让他不再兴奋。
根据敌人的喊杀声和密集程度它很快判断出来:继元光六年以后,他又带着自己的子弟兵走进险境,被十倍于己的匈奴军包围了!
九年前,他还在壮年,还能凭借一身武艺侥幸逃脱。
这时,他己经六十有五,身边是最后的西千骑兵子弟以及两个儿子。
面对大兵压境,他想了片刻做出一个决定:他一定要找人突围出去给张骞传信来救援。
他不怕死,但是他承受不起这一战的后果,如果全军覆没在这里,李家的荣耀将就此终结!
说实话,这一战我挺佩服李敢的。
也许是真的己经成熟、也许是霍去病的军事实力把他激到了,总之他这次显得非常果敢从容,在军心不稳时,李敢骑着小黄到匈奴骑兵群中杀了一个来回,砍了五、六颗脑袋,然后对着将士们大喊:“这些匈奴狗很好对付,你们看,我一个冲锋就杀了好几个!
他们是些散兵游勇,不要怕他们!”
士兵们顿时精神一振,列好队形抵御匈奴骑兵的冲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