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搅屎棍”
被我们提前要求拿钱走人,大多数涉及调整的老卒都参加了这次临别聚餐。
加上营地的家属和苏建、义纵两方的代表,整个代郡营地超过西万人参加了这次最后的聚会。
在我的印象中,义父是从不饮酒的,但是这次聚会,他喝了三杯酒。
第一杯是作为主持,代表李家向全体同袍敬酒;第二杯是敬苏建,感谢苏建的鼎力支持;第三杯则是敬义纵,感谢义纵的仗义相助。
三杯酒后,不胜酒力的义父就先退席休息了。
睡前他嘱咐我和李己、李庚等人不要喝太多,注意临了不能出事。
不过义父这次有点多虑了,唯一可能搞事情的李绪这时候很乖,他和弟弟莫筠频繁向我们敬酒,不论我们喝多少他们兄弟都先干为敬,很快喝成大红脸。
向嵘更是因为苏建、义纵还在不敢露面,“右弼旗”
一系的基层官兵也都很听话,留下的人都在尽力安抚要离开的人。
我知道:李绪他们内心里其实也不想搞事,就是“右弼旗”
折断风波让他们害怕了而己。
但是我没有料到的是:无论起因如何,矛盾产生了就是产生了,破了的镜子再难重圆,因为他们的心虚、自私产生的裂痕也不可能被这帮卑鄙小人忘记,而李家也很快会在这帮人的作为下走向进一步分裂。
在整场“祭月日”
聚会中,最让人伤感的还是那些即将退伍的老兵。
这些曾经在孝景朝和本朝建元、元光年间跟着“飞将军”
巡守七边的老卒此刻的心情恐怕是外人难以体会的。
他们就如在一个依赖了半辈子的体系里安稳做事的人突然被辞退、要让他们自谋出路的感觉。
不舍、愤懑、压抑、迷茫……种种情绪化入酒中,穿过愁肠。
此刻我想我十岁时从陇西到长安的经历是否与这些老卒类似,却又感觉他们应该比我内心更加悲凉。
那时的我只是憨怂,但生命正蓬勃向上,要去的地方也衣食无虞,而这些老卒将面对的只有饱经风霜、伤痛的年迈身体和完全看不到前途的未来。
拖家带口的尚好,那些不能进“老兵营”
的伤残孤寡老兵是最惨的,一但回到原籍,在代郡方面无法长期回访照料的前提下,他们面临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在现场,我就亲耳听见有不能进“老兵营”
的伤残老兵喝了酒哭着对同袍道:“真的不如当初死在战场上好啊!”
如果只有立场没有是非,我一定是痛恨朝廷这样对待李家募兵的。
但是如果站在“耶阿华”
的视角:这一切又是这么的合理。
当一群职业军人只认主官、不认朝廷且战斗力松垮还靡费国帑的时候,不被动刀可能吗?只能说在“天命”
的安排下,前秦边防军家族的气运己经即将散尽,而这些老卒只是气运博弈的牺牲品,至于他们是不是无辜、是不是可怜,根本不是“天命”
会去考虑的问题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