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还真有!”
义父看着我笑道,“按苏太守的办法,你觉得你的面子能不能搞定?”
我当即会意,道:“你说淮阳?或许可以!”
我兴奋补充道,“淮阳的世家子弟经常说他们身边缺少‘战斗英雄’,以至于役卒训练松垮,这些百战老卒都是上过战场的,而且苏太守名单里的人我大部分都了解,多是那种极朴实的人,让他们去淮阳帮忙调教役卒和‘良家子’也算给他们发挥余热的机会,我相信师……汲太守和当地的世家一定会接纳他们!”
计议到此,我们不再拖沓,我赶忙问苏嘉要来布帛、毛笔,将想让二百“户籍不明”
退伍老兵安排到淮阳养老的事情给汲黯写了封信。
我同时还给陈邈和刘远写了信,希望他们代表淮阳的世家能善待、并用好这些曾经为国家流过血的伤残老兵。
我相信汲黯、陈邈、刘远一定不会拒绝,淮阳的财政在汲黯治理下的情况我是了解的,让他用一郡之力令两百老卒安享晚年,他绝对可以做到。
即使不看师徒情份,看在我给他弄了三千五百万治水经费的份上,他也绝不会拒绝的。
弄好这些,老兵们的未来的生计我们就全权托付给苏建,为表重视,苏建安排了儿子苏嘉亲自去淮阳沟通此事。
安排完最后的伤残老兵,我们心头如最后一块大石落地。
时间也到了晌午,于是苏建邀请义父和我留在太守府吃了个便饭。
午饭期间,苏建找来二儿子苏武和三儿子苏贤,苏建当着我和义父的面将“机动费用”
作了安排。
他告诉义父:“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漠南之战’时我辜负了许多部下,其中有几十位军官的家里我一首想设法接济,但是自被‘议罪’赋闲后,我们家真的也拿不出什么东西去接济他们。
‘漠北之战’前,大将军请旨复起我协助曹襄侯爷在后方协调后勤补给,我带着三个儿子重新从军,也仅仅能填补少许亏空,仍然没有余力抚恤他们。
这回难得打了你们一波‘秋风’,我得去还还债!”
义父微笑点头,对苏建的仁义做法表示支持和欣赏。
苏建当着众人的面写下许多名单,当写到常大有时,义父若有所悟,对我道:“我差点忘了,李敢走的时候丢了一万钱给我,让我处理完退伍的事情安排你回长安的时候顺路把一万钱带给常大有家属。
五年前我带你去过的,在太原郡,你记得吧?”
“当然记得。”
我回道,“等你方便安排我回长安时,我就顺路过去。”
“那太好了!”
苏建道,“到时候让苏武和你一起!”
说完苏建又对二儿子苏武道,“我们也带一万钱过去!”
苏武当即单独以茶代酒敬我,让我在出发前一定要和他联系。
之后,义父对裁军后的代郡营地作了部署,将李庚、李辛、李壬、李癸暂留代郡,自己则和李己带着七十九位要去“老兵营”
养老的伤残孤寡老兵开赴陇西。
义父告诉我:他会协调二大爷让李丁回代郡和他一起坐镇,首到李陵够年纪接班,让我送完常大有的抚恤金就回长安去找李敢,并在长安协助李敢。
送义父开拔后我就去找了苏武,然后与苏武一起骑马往常大有家所在的太原郡奔去。
常大有家距代郡大约七百多里,我们不紧不慢用了三天时间赶到。
路上打尖时,我与苏武会简单聊些事情,我发现和我同年的他在军事方面的天赋、技能水平远高于我,特别是找方向什么的,基本上跟他说个梗概他就能从自然环境中清晰辨别,丝毫不差。
但是说到人情世故和与人打交道,这家伙就像个愣头青。
比如到驿站时,如何走手续、该和驿吏、驿丞们说些什么,遇到刁难或者误会时应该怎么化解,他都一无所知,每次要靠我来转圜。
我曾在滹沱河附近的驿站亲耳听见有驿卒聊天说:“那个样子长得凶的倒是人情世故都懂,说话听着让人舒坦,那个模样俊些的却是个憨货,恨不得给他的马喂点巴豆!”
因为己经知道常大有家的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