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就拒绝了邀请。
因为没耽误时间,通行证没用上我就回了城里。
我一回到太守府就找郑当时说了老仰家要返还三百万的事情。
我也没瞒着他们,我说了亲戚郦东泉的惨况,并明确说了会在里面留五十万给郦东泉,让他们在流程上要帮我配合好。
郑当时简单和郑韬、汲偃商量后就答应了我的要求,并请江屯帮忙一起把账做平。
腊月廿七,我再次带着刘儁、栾移石和舒通去了仰韶的府邸,与仰氏家主们就最后的条件进行了磋商。
因为双方分歧不大,很快便愉快成约,栾移石把行政文书和认捐契约的文本也都交给仰氏家主们过目确定,然后刘儁代表江屯将六份请帖交给了仰氏相关人。
在栾移石对契约的空当,我找了个机会和老仰、郦东泉翁婿一起去了趟茅房,告诉他们返还三百万的事情己经谈妥。
两人对我自是千恩万谢,老仰表示五十万“掮客金”
也绝对会执行到位。
腊月廿八日晚上,江屯的接亲婚宴在上蔡第一望族蔡氏府邸进行。
当我随着太守府一众人来到蔡氏府邸时仰氏受约的六人己经都提前到了。
蔡翁向我们一一介绍了来宾,除了宗亲蔡氏的十几支都派了人,袁氏、许氏、梅氏、殷氏、应氏、盛氏、周氏也都派了主要代表前来。
因为知道我们认识仰氏,也为了表达对仰氏的不待见,蔡翁硬是跳过仰氏没向我们介绍,搞得仰氏诸人挺尴尬。
在前来的诸人中,蔡氏有七支是从长安来的,五支来自茂陵、二支来自长陵。
袁氏、许氏、梅氏也都有从长安赶来的,经蔡翁介绍这三姓总共有十支来自长安,分属茂陵、长陵和阳陵。
江屯和媳妇的接亲宴和一般婚宴区别不大,论来宾档次远不如我在长安参加的李陵的婚宴。
但是在地方豪强看来,最后由太守郑当时和在清流地位崇高的舒文翁证婚的这场婚宴在档次上算是极品了。
在来宾酒过三巡之后,郑当时和舒文翁带领团队上台向汝南豪族宣讲“鸿隙陂”
工程,新郎官江屯亲自向各豪族解读项目建成后的裨益和理想收入增益模型(摊入每亩,测算以上限极大值为导向)。
其实在婚宴前,蔡翁就向诸位参与家长透露了要搞这个流程,但是他宣传的是“完全自愿,给个面子就好”
,诸参会豪强也非常乐于捐点钱和郑当时、舒文翁留个香火情。
不过,出乎所有没打招呼的豪族的预料,募捐环节刚开始,仰韶就代表仰氏全族捐出三千万,并在栾移石的安排下带领所有到场仰氏诸人在契约上按了手印。
在台下气氛短暂凝固后,嫁女儿的东道主蔡翁将蔡氏各族长召集到了后堂,表示“绝对不能让汝南第一世家之名被仰氏窃取”
,并以自身认捐西百万的承诺令蔡氏全族认捐了西千万。
蔡翁带着所有心里在滴血的蔡氏族长在栾移石的契约上画押之后还不忘对仰氏诸人道:“请你们记住,即使我们的很多亲族被迁徙京城,在汝南地面上,我们永远还是第一大族!”
蔡翁的表态首先激起了在场袁氏、许氏、梅氏的热血,三族含泪各捐了两千万,剩下的殷氏、应氏、盛氏、周氏也总共捐出一千多万,加上一些能被蔡翁邀请的当地乡绅、中产,这些人的总捐款也达两千万钱。
郑当时当即表示:凡在一地捐款最多的家族的耆老都将在地方“三老”
换届时被授予“三老”
职务(地方教化官),其余捐款家族也将给予郡守府亲授的“积善之家”
荣誉牌匾。
对于迁徙京畿陵邑后还热心家乡建设的望族,汝南郡将在年后安排人专门进京上奏天子,请天子给予嘉许。
至此,此次为“鸿隙陂”
工程筹得捐款共计一亿五千万钱,超预期达成筹款目标。
为了让捐款各家不要出现后悔和心理不平衡,汲偃立即按各家捐款的比例将“鸿隙陂”
工程受益范围内目前的无主田以极低的租金租借给相关家族三十年,意图让所有捐款家族都能逐步收回善款本金。
至此,孝武朝最大的单一水利工程——“鸿隙陂”
在元狩五年底完成民间筹款。
循吏郑当时也将凭借这个工程在大汉水利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