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御製大誥》在洪武一朝法律上的地位,还在《大明律》之上。
而《大明律》,其实就相当於后世的《宪法》。
若是再深入想一下,洪武一朝由律法建设的政治体系,对官府內部的达官显贵,乃至於地主乡绅,是更严厉的。
在洪武一朝,《御製大誥》的地位高於《大明律》。
可惜隨著一代雄主落寞,《御製大誥》被边缘化,乃至於成为“歷史文献”
,仅供参考。
当然,现在是洪武元年,《御製大誥》还未曾颁布,可能只在朱元璋心里有一个模糊的雏形。
但这对於朱先安来说,已经足够了。
这意味著,逼不得已的他,可以武力反抗官府之人的压迫。
而要武力反抗,手里就要有人,有靠得住,信得过的自己人。
眼前聚在院中的人,是初步挑选出来的,人数大概在四五十个左右。
自己肯定能从里面挑出信得过的人。
“要都买走吗?不行,我只有一个人,无权只有钱,对他们的约束能力很弱。
万一他们联合起来欺辱我,我去告官都告不贏。”
朱先安虽然心有同情心,但那也是建立在自己的安全之下的。
奴大欺主,可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不仅仅李巡检给他说过,连刚刚的杨三財这个牙行老人,都给他说了不少,叫他一定要小心手下的奴才,要时刻提防著。
朱先安不得不防。
毕竟,后世极为写实的《红楼梦》里,贾家奴才欺负主子的现象,可是写得明明白白的。
朱先安在脑中快速思考,一旁的杨三財见朱先安面露犹豫,笑道:
“这些人多半是从山东、河南、蜀地等地来的。
都是在暴元治下活不下去,自卖为奴者。
当初若不是我收留他们,派人將他们接来应天府,怕是早死在外边了。”
杨三財说起这些事,也是满脸唏嘘。
当然,这话到底是不是真的,朱先安有自己的判断,半真半假吧。
杨三財眼神示意,朝著院內一角努了努嘴。
朱先安已经理清了思路,他顺著杨三財的目光看去。
只见两个佝僂著身子的大个子汉子,一左一右蹲在地上。
两个汉子应该是亲兄弟,身高皆超过七尺,浑身没几两肉,但骨骼很大,异於常人。
他们中间,躺著一个被布和枯草包裹的瘦弱的干肉条。
朱先安仔细一看,哪里是个肉条,那分明是个人。
若不是那肉条的胸口还在微微起伏,他都以为是两兄弟从路边弄死的野狗尸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