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科举考试,做为古代封建王朝万千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道路,从隋朝实行以来,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到明朝时已经趋于完善,不仅建立了三级考试制度,三级学校制度,南北分榜,八股文等各种制度。
而且为了防止作弊,明朝的科举制度,还制定了规矩繁多的,流程严密的阅卷制度。
会试作为大明朝仅次于殿试的考试,阅卷更加严格,以确保公平公正!
考试结束后,考生们将试卷上交后,第一步,首先由收卷官将试卷封存在专用的箱子里,由两名临时指定的锦衣卫全程监视和保护,运送至贡院的收卷所。
科举考试的外帘官和锦衣卫百户会坐镇于此,监督考卷的前期处理工作。
第二步,考生的原卷又被称为“墨卷”
,收卷所会对这些“墨卷”
进行筛选分类,有明显记号、墨点、火烧、水渍、撕裂的试卷,经监考官核实后,用蓝笔抄写,俗称“登蓝榜”
。
登蓝榜的试卷直接落选,考生三年的辛苦付诸东流。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筛选通过的试卷,由弥封所将考生的信息用厚纸弥封,这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项防舞弊措施“糊名”
。
经过弥封所的试卷,又会由誉录所进行第二项防舞弊措施“誉录”
。
由专人用红笔抄写试卷,抄写之后的试卷俗称“朱卷”
。
抄写过程中,试卷中的错别字也会照写,不过会在页顶将错误标注出来。
誉录完毕,墨卷和朱卷都会被送到对读所进行核查,保证两个卷子的内容完全一致。
核查无误后,墨卷和朱卷又会被送到掌卷所进行编号,以便阅卷工作完成后能按照朱卷的编号找到墨卷。
第四步,编号完成后,墨卷会留根封存,朱卷则由监督官将卷子分成两捆。
为什么要分成两捆呢?因为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会试的同考官只能有两人,明朝的官员又喜欢坚守祖制,所以明朝初年一百多人的考试是四人,现在四百多人的考试还是四人。
同考官身体虽苦,但也乐在其中!
因为一旦自己选中的试卷,能成功得到主考官的认可被取中,自己将会成为那取中之举子的恩师,如此自己也算在朝中有了根基。
监督官会将分好捆的试卷亲自运送至戒慎堂,不能和外界接触的内帘官则在此等候。
通常戒慎堂外会有道石桥,桥上会有军士把守。
外帘官、内帘官都不能上桥,只能由桥上的军士转运试卷。
内帘官接收的试卷都是朱卷,没有任何的考生信息,几乎没有了舞弊的可能。
但世事无绝对,有门路的考生,答题可以刻意使用一些语气词,表明自己的身份。
不过这种舞弊方式的风险很高,因为明朝官员都属于过来人,对科举考试里的套路门清。
明朝的科举阅卷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去留在同考,高下在主考。
同考官将选中的“荐卷”
交由副主考,没被选中的考卷则叫“落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