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本多忠胜一听这个行啊!
于是立即派遣武士部队,开始清剿鹿儿岛城外面的明人势力(那些黑社会组织和会道门)。
但是这些明人也不傻,本多忠胜大部队一来就带着农民跑到山里去了,部队走了我们再回来,要是来的人少,就让你们尝尝竹枪的厉害,早几百年就把游击战术玩的贼溜。
竹枪就是把削尖的竹子头用火烤硬。
这种武器极为轻便,携带方便,便于制作,对付无甲兵杀伤力巨大。
缺点是对付披甲兵基本就是摆设。
本多忠胜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月,才抓到五千多人,大多还是倭国自己的农民,真正的明寇只有不到五百人。
而且经过审问才知道,这些把本多忠胜弄得灰头土脸的家伙,只不过是大明的一些社会团体,并不是大明的军队。
弄得本多忠胜更加郁闷。
本多忠胜大刀一挥,用刀逼着这些明人带头扛着木梯,攻击鹿儿岛城的时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发现就是往往那些明人只要一说明国话,那些明军就不再攻击他们了,反而让他们尽快爬上城墙,还会帮助他们逃跑。
本多忠胜就派人学了几句明国话,混在明人攻城队伍中,然后趁着明军解救这些明人的机会,冲上城墙砍杀,差点一举攻破鹿儿岛的城墙,一下子好几百倭国武士冲上了城墙,还和明军抢夺城门。
最后还是老蔡带着四门一磅炮和五百火枪手轮射了半个小时,又死了上百的刀盾兵,才勉强把这些倭国武士打下去的。
自此以后,只要有人攻城,不管你说什么国的话,明军都是一阵排枪的招呼。
王鼎正坐在琉球王尚铭的宫殿中,看着琉球土着女孩跳舞,说实话这些女孩不但黑,而且长相也就是一般,腰胯扭得的一点都不丝滑,显得很不专业的样子,王鼎心说毕竟少了几百年的沉淀啊。
不过王鼎又想了想,作为一个仅有几万国民的藩国,能挑出这么几个还能看的,王鼎也知道琉球王的诚意了。
此时琉球王尚铭正跪在王鼎面前痛斥倭国海盗对他的骚扰。
这个倒是真的,因为琉球国离倭国很近,而且琉球又在航路上,比倭国着实富裕不少,琉球国还属于人少兵少又有钱的地方,倭国几十个流浪武士,一条船就敢到琉球国村落干一票。
抢得到就抢,抢不到就往倭国跑,琉球军队肯定不敢追。
实际上这个琉球国以前老百姓更少,明代史籍记载,1392年,朱元璋赐给琉球“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
。
之后琉球才逐渐发展起来,而且所谓三十六姓只是一个概数,实际人数应该远多于三十六户。
这些大明移民到达琉球后,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岛上建立了久米村,并定居于此。
闽人三十六姓多为航海家、学者或其他拥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在琉球负责航海、造船、外交文书的编写、翻译、对华贸易等事务,因此在琉球社会中地位较高。
从闽人三十六姓迁居琉球开始,闽人三十六姓的后裔多出任琉球王府的要职,三司官辈出。
着名的三司官郑迥、蔡温都是闽人三十六姓的后裔。
但是当王鼎到了琉球,才发现所谓三十六姓,现在仅存蔡、郑、林、程、金六家,总人口不过一二百人而已。
究其原因,王鼎发现是因为这些明人,只能居住在一个叫久米村的地方,这个地方虽然靠近那霸港。
但是这个地方土地贫瘠,基本无法耕种,明人只能以捕鱼和海上贸易为生,这个年代又没有天气预报,出海危险性极大,导致大量的明人死亡。
另外这个地方离海边比较近,属于倭寇肆虐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