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明史中的记载,完全是为了给皇帝一个面子,美化一下而已,真实的现场是怎样的?明景山上根本就没有寿皇亭这一建筑,只有四间殿,寿皇殿、永寿殿、观花殿、观德殿,其中的少年宫就是以前的寿皇殿。
这里距离崇祯皇帝上吊的位置相当远,两者混为一谈,有点说不过去。
毕竟现代人见到的,都是乾隆年间修建的。
明朝的很多记载都是清朝写的,很有可能是根据清朝实际情况而写出来的。
马小帅记得非常清楚《甲申传信录》,这里面说的巾帽局自缢而死,写的这个人呢是钱帜。
崇祯皇帝刚愎自用,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能投降,危险时刻,想逃出去恐怕是不可能,实在没办法了就是,来到景山,选择上吊,这个说法也有漏洞,3月21日,景山上发现的崇祯尸体,死在巾帽局,这里距离景山还有一段距离,所以也不太可能。
马小帅提前就来到了煤山,看看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
历史上崇祯皇帝虽然是死了,但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偏偏留下了疑问。
聋道人写的《遇变纪略》,说崇祯皇帝三月十八日,通过东华门直接给跑了。
《烈皇小识》写得又不一样,说是李自成进了北京之后,过了三天,发现崇祯皇帝和王承恩自杀了。
《甲申纪事》记载的雷同,可以基本上确定,李自成是19日进入北京的,22日才搜查到了崇祯的尸体。
马小帅觉得问题大了,如果说崇祯皇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皇宫的地方并不大,李自成肯定要对整个皇宫搜查一遍,为什么用了三天的时间才发现尸体?问题是你就算是发现了尸体,你怎么确定?这就是崇祯本人,面部被长头发盖住了,现场的人也看不清楚,这是不是李自成在造假,崇祯皇帝逃出了北京?马小帅就在煤山安静的等待,如果真的是李自成进了北京城,没有发现崇祯的尸体,自己就没有办法做天下,就必须搜查,找不到了。
就像《遇变纪略》所写的,崇祯皇帝逃跑吧,带着自己的太子,李自成找不着,就用了一具尸体,谎称,崇祯皇帝上吊自杀,这种概率也是存在的。
朱三太子在康熙年间是被找到了,就是一个教书先生,问题是清朝政府并没有通过儿子找到崇祯皇帝,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历史记载的有问题。
毕竟崇祯皇帝死了之后,南京很快就有了新皇帝,满清政府进入北京之后,究竟是崇祯皇帝死在了路上,还是死在了北京,这样又多了一个谜题,毕竟很多人要吃饭呀。
明史·庄烈帝写得确实,崇祯非常好,至少死的时候遗言非常的不错,但是记载的遗言和明史不一样。
马小帅记得非常清楚赵士锦的《甲申纪事》,写的就是王承恩在崇祯的左手上写下天子二字,当时的崇祯穿着蓝袖道袍,红色的裤子,一只鞋,另一只光着脚,头发非常乱。
问题这是一个当时见到的太监说的。
这就说明崇祯皇帝想逃跑,换衣服也没跑得了,皇帝选择逃跑,这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杨士聪的《甲申核真略》,这个人名声不好,但是记载的呢,又有一点不一样。
他说的话呢,也是一个太监说的。
就在马小帅回忆的时候,突然见到两个身影出现了,这不就是大太监王承恩,还有所谓的崇祯皇帝吗?两个人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王承恩,李自成的大军都进了北京城,朕在皇宫里,居然什么都不知道,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王承恩用哭泣的声音回答,“这些大臣们总是扯犊子,满口胡说八道,我也不清楚啊。”
“朕后悔了,如果东厂和锦衣卫还存在,朕怎么会不知道真实的情况,这是当初你这个狗奴才,给朕的建议,朕知道你也是被忽悠了。”
马小帅这才明白,此时的崇祯皇帝,基本上就是一个聋子和瞎子,大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看不见也听不见,根本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看来这个外国人汤若望记载的还是非常准确的,皇宫里的太监本来就贪财,隐藏贵重的东西,这也是正常的。
对于一个太监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重要的是自己得有钱有权利,他们本身身体的残缺,心里就更加变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