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旺小说

第169章 羡冰(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正当他准备放弃时,陶弘昌又提到他有个堂兄,如今在建康做官,在丹道上的造诣远胜过他,如果王扬有需要的话,他可以给他堂兄写信询问。

王扬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如此,但通过问了这么一圈,他也基本了解到,这个时代对这方面的知识实在匮乏得出奇,所以心中着实没报希望。

正因如此,王扬看见萧宝月身后放了一块跟小山似的冰,才觉歆羡,即便谢星涵这个小富婆也没有这么大排场啊!

萧宝月用扇柄敲了敲玉石桌,提醒王扬走神。

王扬收回跑偏的思绪,继续背诵下去:“至光武中兴,南蛮特盛。

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蛮相单程据其险隘,大寇郡县。

光武遣武威将军刘尚发南郡、长沙、武陵兵万余人,乘船溯沅水击之。

蛮兵屯聚守险,缘路截杀,汉军大败,悉为所没”

————注:1能制冰的硝石是硝酸钾,属于钾盐的一种。

但此时尚无“硝”

字,硝是“消”

后起的分化字,原本就作“消石”

《开宝本草》云:“盖能消化诸石,故名消石。”

在当时,消石常与朴消、芒消等相混淆,至陶弘景用火烧法鉴定钾盐(也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钾盐鉴定者),才区分了钾盐和钠盐之别,钠盐也就是朴消(硫酸钠)。

但即便这样,后世仍然长久处于混淆之中。

日本仓正院保存着唐时带回国的“芒消”

,经化学检验,其实是硫酸镁,也就是泻盐!

而朴消则是百分之十的硫酸镁和百分之九十的硫酸钠的混合物,摩尔比是一比七。

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诸消,自晋唐以来,诸家皆执名而猜,都无定见。”

ps孟乃昌由日本的化验结果写了一篇考证文章《汉唐消石名实考辨》,发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

对古硝石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看。

2《名医别录·上品卷》记消石“生益州及武都、陇西、西羌,采无时。”

3汉时黄金一斤换万钱,吕思勉谓:“汉世黄金一斤直钱万。

晋、南北朝之世,史无明文。

然史亦未言其相异,则其比直或无甚变动。”

(《两晋南北朝史》第十九章)我不赞同。

《夏侯阳算经》云:“今有金一斤,直钱一百贯,问一两几何?”

一贯是一千,一百贯就是十万。

《抱朴子》云:“古秤金一斤,于今为二斤,率不过直三十许万。”

也就是一斤十五万。

此外,成书年代不明,但可确定大致写作时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段的《孙子算经》有题云:“今有黄金一斤,直钱一十万,问两直几何?”

故金价浮动当以十万为准,而非一万。

此时北朝金价比南朝低一些,《魏书·李安世传》载南齐使臣出使北魏:“使至金玉肆问价,缵曰:北方金玉大贱,当是山川所出?”

4王扬不知道制冰除了用硝石之外还有其他方法,比如古埃及将水放在铺有稻草的多孔陶罐中,然后把罐子放到屋顶,让奴隶整夜淋水扇风,早上便可以结冰。

这利用的是热辐射和加速蒸发来降温。

类似的,波斯人会在把水倒入沙漠中的浅长石池中,黎明时返回收集冰块。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能升级地球高武:我有一个合成栏御灵真仙剑中仙有妖气客栈九天神帝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妙手小村医神印王座巡狩万界重生八零:锦鲤萌妻,太撩人过气武林高手重生三十年前武侠仙侠世界里的道人老祖出棺终宋我岳父是李世民带着火影重生日本东京重返1987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完美世界:开局融合重瞳至尊骨蛮荒补天人修仙百艺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衡华豪门顶级婚配,夫人她道行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