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又过了几天,圣上又派人来宣旨,经韦渊推荐,李唐原本为御画院艺学,现授成忠郎,任画院待诏,赐金带。
奇怪!
不是赏过了吗?且但凡这种事后赏赐大多沾亲带故有点关系,那李唐怎么会和韦家扯上关系?知命快速的回忆了一下自己的中国美术史知识,好像没有什么李唐是皇亲国戚的记载啊!
韦家是官家的岳丈亲眷,正经的皇亲国戚,平时也没听人说李唐夫子和他们有什么交情啊?知命又不解。
算了,谁知道呢?与自己无关的事还是少打听。
希孟此行见缝插针的画了很多写生稿,这天约了知命一起研究稿子,二人将此行画得那厚厚的一摞稿子摊开,然后组合画面,希孟准备搞二次创作,来一张大的,现在已经有了构图的大体想法,知命自己也将《千里江山图》的构图回忆了一遍,又跟希孟语言沟通了一番,希孟当下就开始勾勾画画的,又将那铺了一地的草稿撕成若干图片,打乱次序重新组合画面,知命悄悄退出门外,没有再打扰他,画面大体意思到了,缺少很多俯视角度的山峦,只能等后续造化了,目前看最大的问题是设色不行。
她只能再去找找王宗尧,厚脸皮要点颜料,毕竟他有钱还大方。
自己的小金库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用。
后面好几天,知命都没有去找王希孟,也不让别人去不打扰他专心创作,接下来要给姑娘们置办置办冬装,翠萼说从跟了姑娘就再没长过冻疮。
“我也是。”
秾芳说。
知命不好意思在希孟文思泉涌,灵感大发的时候去打扰他,连着几天都没主动去找他。
只是今天的课堂上,杨世贤和丁阳那几个人突然就夹枪带棒的呛了王希孟几句。
翠萼越来越像个“包打听”
,她外出八卦了一圈知道了大概的原委:希孟的稿子还是被官家“查课”
时候看到了,并且大加赞赏,夸他如何如何棒棒哒,没想到却引来了旁人的艳羡和不甘。
大约十天后的一大早,翰林图画院门口聚集了不少宫女、内侍黄门,还有些凑热闹的匠人们,居然挤得水泄不通。
原来,有人在墙上贴了一份名单,大家都挤破脑袋想看看到底写了什么。
这是一份画师排行榜,列举了大宋开国至今的上百位著名画家。
这么说来,只要能进这名单,就算是很了不得的人物。
可气的是,这份名单把这上百人分成了九个等级,其中按山水、人物、花鸟三科分类,排在山水第一等的只有三个人,分别是郭熙、范宽、李成;排在人物第一等的也只有三人:武宗元、张择端、李公麟;排在花鸟第一等的只有一人,赫然写着:赵佶。
哎我擦!
人群中的知命看见这两个字,眼皮不由自主的跳了跳:“制榜和贴榜的这人谁啊?疯了吧?别的科也就算了,北宋花鸟人才辈出,应物象形、意境营造、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这个排名明显是马屁榜,前不见工整富丽代言人黄筌,后不见‘写生第一人’的赵昌,一个赵佶一骑绝尘,这个榜估计不到1个时辰就会宣传出去,敢把皇帝名字这么大剌剌的写出来,也不知道这马屁拍到宋徽宗那里响不响?”
排在第二等的,眼下画院里年轻一辈里就只有王希孟和崔白、杨士贤三人,赵知命花鸟一科也算攻的不错,自从自动半放弃山水科,改攻花鸟以后,明里暗里被官家表扬N次,居然不在名单里。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画画也通这个道理,大家评判标准不好统一,所以也不大好排名次。
现在看到这样一份名单,排名靠前的倒也罢了,靠后的难免怒火中烧。
这份名单虽然贴在翰林图画院门前,但并不是官方文件,纯粹是个人行为。
第一等且不说还活着的有几位,基本也都实至名归,毕竟在北宋画画好的人大有人在,文曲星如流星雨过境。
大家一琢磨,干这事的人肯定是排在“第二等”
的三个人之一。
而在这三个人里,以王希孟和崔白的性格,绝不可能干出这样的事。
王希孟虽然偏执、洁癖(仅限精神层面和绘画方面),但很在乎自己的名声,虽然是官家钦点的画学神童,未来的天子门生,但一向与人为善,和画院里众人还有上届的师兄们关系都很融洽;最重要的他也不屑于与人较量。
负责编史、和画谱的夫子们偶尔还请教邓椿和王希孟,他在大宋的艺术繁荣方面功不可没,根本不需要画蛇添足。
崔白本人,也是大家公认的两位超级天才之一,崔白现在已经到了画画不打稿子,直接作画的地步,也就是说,排除法几乎可以直接认定,这事就是杨士贤嫌疑最大了。
很快有人去了图画院,直接问他,而他自己也承认了。
有个成语叫“才高八斗”
,很贴切地表现了读书人的狂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