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相声这种曲艺作品的稿酬,是每40行算1000字,相当于诗歌每20行算1000字的一半儿。
季宇宁当天投稿,一个短篇小说,加两篇相声,总共才100块钱出头。
这笔稿酬算是他1978年度最后的一笔稿酬了。
1月1日,元旦。
这天是星期一,算上昨天的周日,季宇宁连续两天都是在家休息。
1978年的冬天,感觉比去年还要冷的多。
12月中旬下的第1场大雪,几乎就覆盖了国内北方的很大一片区域。
1978年的夏天,也是更加的酷热难耐。
不仅气候如此,人们的思想变化,也是异常的剧烈。
不过这种思想变化,使得所有的人摆脱了精神上的束缚和枷锁。
所以,自从12月下旬以来,虽然外面的天气寒冷,可人们的心中,却感觉像是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上午,季宇宁在家看到了当天发行的《人民日报》。
头版的正中,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这篇文章中,建议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两岸之间应当发展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在这篇文章的下方左面,是1979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社论的题目是《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社论强调,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社论的右侧,是热烈祝贺中美正式建交的文章,以及双方领导人之间的互致贺电。
从1月1日起,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看来1979年元旦的《人民日报》头版内容很丰富。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国际、国内、中美、海峡两岸,都有了。
季宇宁看了半天头版,他又翻起了其他版面,还有今天出版的其他报纸。
在报纸上,他找到了今天出版的《京城文艺》以及《上沪文艺》的杂志目录。
《京城文艺》上有他的一篇散文。
而《上沪文艺》的头条文章,则是他的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
这篇短篇小说前世是1979年7月在苏省的《雨花》杂志上发表的。
作者姓高,后来是被称为“江南的赵树理”
,他是很擅长写农村农民的生活的,而这篇短篇小说则是难得的描写农村农民的生活写得非常深刻的一篇。
这篇小说曾经获得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前世这位作者是在今年的4月份才彻底平反的,那时他才被允许进行文学创作。
季宇宁以前就对这篇小说印象特别深刻。
这篇小说虽然是短篇小说,但是写的时间跨度却是有几十年。
实际上季宇宁总觉得这篇小说的架构更像是长篇小说的架构。
这篇小说他每次看,总会想到后世余华写的那篇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
这两个作品之间,还真是有一点儿相似的地方。
一个是写造屋。
农民执着的用几十年的时间要为自己造一栋房子。
另外一个就是写卖血。
那么多年,小镇上的送茧工许三观一共卖了17次血,每一次卖血,都帮他度过了一次难关。
这两篇小说描写的基本上都是一件事,而且都是跨度几十年的一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