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刘瑾刚好走回到朱祐樘的身侧,却是不明白陛下只是没有选择摘掉他的乌纱帽而已,怎么就是厚他了呢?
朱祐樘知道不管文官集团怎么抱团,但自己已经将九卿廷推基本废掉,而今算是拿回了人事任命权,所以真敢自己公开叫板的官员已经不多。
一路小心翼翼走来的何琮自然不可能免俗,而今同样会担心自己摘他的乌纱帽,现在不摘他的乌纱帽自然是会对自己感恩戴德了。
朱祐樘现在并不需要玩什么手段,只需要对底下官员一松一紧便已经足够让他们知晓谁才是帝王,显得十分平静地道:“何卿,你先起来!
朕此番将你单独留下你,一则希望你今后用心办差,二则是是跟你商讨一项比较隐秘的军事革新!”
“陛下,请吩咐,臣愿为陛下粉身碎骨以报君恩!”
何琮当即擦干眼泪,显得一本正经地表忠道。
朱祐樘给刘瑾递了一个眼色,当即淡淡地开口道:“小王子对我大明已是虎视眈眈,而朝廷跟九边的军情传递还是太慢,所以朕要兵部车驾司增设塘报!”
“陛下,何为塘报?”
何琮听到这个从来没有听过的名词,当即便是不解地询问道。
刘瑾来到何琮的面前,便将早已经准备好的一份方案递给他阅览。
朱祐樘知道现在其实进行一项军情创新,则是充满野心地讲解道:“塘报,这是由塘兵和下级军官上报给朝廷的军事情报。
车驾司增设两机关:一曰马馆,专司夫马,负责往来传递军情;一曰捷报处,收发来去文移。
另派武职九名驻扎九边,各处设塘站,传递总兵官或督抚的前线军情!”
虽然这个时代同样存在着军情传递,但无论是收拾军情的速度和传递速度都远远无法跟塘报系统相比,而塘报系统其实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力。
像后世颇有名气的庚戌之变中,武勋威宁侯大同总兵仇鸾为向进犯的俺答求和,竟然将大量金银珠宝送到敌营中。
若是有塘报系统的存在,虽然不可能让这些武勋挺起脊梁,但亦会震慑这种贪生怕死的武勋不敢做如此丢人之事。
“搜集信息的塘兵有探子,游击,咦?锦卫暗卫?”
何琮翻看着手里的方案,突然不解地抬头望向朱祐樘道。
若说前面的人员还能理解,但这最后的锦卫暗卫却是闻所未闻,而他却是十分确定锦衣卫并没有这个职称。
朱祐樘面对着何琮惊讶的目光,便轻轻地点头道:“在明面上,塘报根据塘兵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自审讯降俘或归顺人士尽可能的搜集一切来自前线、边境或敌方的有关情报编制而来,但亦将是锦军暗卫的军情传递渠道。
塘站武职九名皆由锦衣卫充当,你着令各军配合将最优秀的夜不收交给锦衣卫统领,优异者编入锦衣暗卫!”
其实很多人都并不知晓,在大明军队中拥有着专门的信报人员,而他们拥有统一的名字——夜不收。
夜不收,其实是大明边军派遣出境进行哨探或侦查敌情的人员,现在主要侦查对象是针对蒙古诸部。
出境的夜不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叫长哨夜不收,另一种称为远哨夜不收。
长哨的离境范围大致在五十里至一百里之间,远哨的离境范围可达数百里。
除了这些搜行侦查任何的夜不收外,还有的夜不收人员亦会在蒙古草原上潜伏下来,进行长达数年的间谍工作。
大明建国初期对军情工作极为重视,因而到现在各军都有专门负责出关侦查敌情的夜不收,是收集军情的最重要来源之一。
夜不收出关的人数通过都不会超过十人,很多其实是由来降的蒙古人充任,亦或者是有过蒙古生活经验的汉人。
只是终究是底层的兵卒,能否施展自己的才华很大程度取决于边将,但现在的边将多是贪生怕死之徒,自然是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朱祐樘知道老祖宗其实留下丰厚的遗产,而今需要在边军没有彻底腐化前,将曾经驰骋大草原的大明铁骑从悬崖边上拉回来。
他知道自己必定跟达延汗有一死战,故而现在设立塘报便于掌握九边的军情方便自己部署和调度,另一方面则派遣夜不收潜伏到蒙古诸部,从而掌握大草原的军事动向。
不管在哪个时代,情报都是重之中重,而想要带领华夏崛起,那么必定会击溃由达延汉一统的蒙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