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被提取的来自法器的部分内核,用特殊的液体稀释,调配成某种试剂。
只是用水性溶剂的话是不行的……仔细想想,可能与它本身的“容器”
来自大海有关——假定它真的来自大海。
水性溶剂中,它会以沉淀或漂浮物的形式存在。
状态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但温度对该物质本身的影响微乎其微。
它处于液体状态时,亦无法被煮沸、蒸发,固体状态下也无法升华;温度只能改变它在溶剂里的存在形态。
大部分油性溶剂的亲和性,比水性溶剂好些。
最终,研究员们找到了相对合适的水油配比,将其稀释成可以较大规模投入实验的试剂。
实际上,也没有太多。
这样的试剂,在前期的实验中,被滴在各种金属、合金,甚至玻璃和赛璐珞上,都没有什么变化。
不论是试剂自身,还是接触它的物质。
也许是量太少了。
但不论如何,这类东西不与试剂发生反应,甚至可以成为它的容器。
然而,试剂会对木制品发生反应。
说是反应,只是一瞬的异常罢了。
只因失误滴落在木质的桌面……原本早已死去的多年的、遭到切割与重组的“物品”
,却绽放了新的嫩芽——蓝色的。
只是一点点细小的叶片,在研究员们短暂的惊愕中转瞬即逝。
于是他们将活着的植物投入实验。
藻、地衣、苔藓、蕨类,还有种子植物,都参与了。
将试剂滴入装满藻类的水缸中,一阵耀眼的蓝光闪过。
之后,每一粒藻类都散发着微弱的、柔和的光芒,忽明忽暗。
投入死去的藻缸中也有类似的反应,但闪烁发生后,不会有微光持续。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地衣、苔藓与蕨类植物上。
但之后的“微光”
持续时间会极大程度地缩短。
实验结论,是微光持续时间与试剂的用量有关。
当然,研究员们也做了如下猜想:
即使是同等体积和质量的情况下,越高级的生物,对维持“微光状态”
时所消耗的试剂越大。
当然,这个结论目前局限于植物界。
这部分牛皮纸袋的资料,到这里就结束了。
新的项目周期开始,在那样的牛皮纸袋上,盖有机密的印章。
这是上一份不曾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