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旺小说

第214章 烛龙(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陆远自然知道平山印非同凡响,因为自从他成功筑基以来,尝试了多次,都无法驱使这方印。

然而,对于平山印究竟特殊在何处,他却一无所知。

眼见高个子对眼前的危机丝毫都不在意,陆远也只得安下心来,反正杀一个是杀,杀一群也是杀,并没有什么不同。

稍作调整后,陆远再次将目光投向高个子,追问道:“这平山印到底有何独特之处?竟值得你这般费尽心思。”

高个子听闻此言,并没有立刻给出答案,反而得意地嘴角微扬,抛出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依你之见,明朝灭亡的关键因素究竟为何?”

陆远微微一怔,随即陷入沉思。

过了片刻,他缓缓开口道:“关于明朝灭亡之事,史书中不是有明确记载吗?明朝末年,天灾人祸,天下大乱,社会动荡不安。

朝廷内部腐败成风,官员们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加之苛捐杂税繁多,使得农民负担沉重,生活苦不堪言。

最终,不堪重负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发动起义叛乱。

虽说崇祯皇帝一心想要重振朝纲,励精图治,且对百姓怀有仁爱之心。

但奈何当时已是内忧外患交织,积重难返。

一六四四年,闯王李自成所率的农民起义大军势如破竹,一举攻入上京。

走投无路之下,崇祯皇帝只得在煤山上吊自尽,以身殉国,至此,大明王朝彻底覆灭。”

高个子微微地摇了摇头,缓缓开口道:“那仅仅只是结果罢了。

根据各个地方所留存下来的相关记载可以看出,在明朝末期的时候,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温骤然大幅度地降低,从而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自然灾害,比如干旱、粮食产量急剧减少以及瘟疫四处蔓延等等。

在那个时候,夏天经常会交替出现极度干旱和洪涝灾害的情况;而到了冬天,则寒冷异常,就连广东这样通常较为温暖的地区,竟然也会疯狂地下起暴雪来。

要知道,整个明代持续时间还不到三百年,然而灾害发生的次数却已经超过了一千多次。”

听到这里,陆远不禁在心里暗暗思忖起来:“这听起来怎么跟水星抵近期那么相似呢?可如今我们正处于火星抵近期,距离那个时候也并没有过去太长的时间……”

不过,他很快就把思绪收了回来,并紧接着追问道:“那么,这些事情到底跟平山印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高个子稍微顿了一下,然后接着回答说:“平山印的持有者之一是乾隆。

而乾隆在南巡期间,几乎每一次都会前往江宁这个地方,去祭奠明太祖陵。

你不妨猜猜看,他每次去到南京祭拜明太祖朱元璋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呢?”

“宣示正统,但这里面肯定还隐藏着其他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提到正统这个话题,陆远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一则他曾经看到过的有趣旧闻。

那是发生在袁世凯被孙中山先生推为大总统时的一件大事,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五日,孙中山亲自率领着民国政府的各位部长以及右都尉以上级别的将校们,一同前往明孝陵去祭奠明太祖。

在此期间,孙中山先生相继发表了两篇重要的文告——《祭明太祖文》和《谒明太祖陵文》。

其中,在《祭明太祖文》当中有着这样一段文字记载:“遥想当年,赵宋王朝走向末期之时,蒙古族取而代之,致使神州大地沉沦黑暗,将近百年之久……而后来,满清又趁虚而入占据了中原华夏之地,可叹我们这些汉族同胞们啊,前仆后继奋起反抗,如此这般反复争斗,竟然持续了长达二百六十八年之久!”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将元朝和清朝都视为导致汉族国破家亡的时期。

拜谒明孝陵,实则也是在向世人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即如今汉人再度掌握政权,成功恢复了华夏正统,恰似当年朱元璋英勇无畏地剿灭元朝并创建大明王朝那般。

“明孝陵作为一座历史悠久且充满神秘色彩的陵墓,其中所留存下来的东西竟然能够让孙中山先生都对其敬重有加。

根据这一则鲜为人知的旧闻传说来看,这里似乎蕴藏着华夏正统才具备的力量或者象征。

那么究竟是什么才能真正地代表华夏正统呢?是那传说中失踪已久的传国玉玺吗?还是那块举世无双的和氏璧?亦或是”

就在这时,陆远仿佛突然想到了某个极其令人震撼的可能性,此时他的脑中闪过了以前读书时关于明孝陵的一些零散记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截教大师兄,加入聊天群我在决斗都市玩卡牌光明纪元射雕之江湖在生存游戏做锦鲤我有一剑嘉佑嬉事民间风水怪谈星际穿越:位面女王专治不服老中医的美满生活斗罗:我教皇身份被比比东曝光了夜夜生香我的师傅是妖女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系统派我来抗战天神诀我在黄泉有座房时间循环: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神医毒妃不好惹斗罗之黄金巨猿最强炊事兵官道争锋暗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