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不只是文学新,”
李世民道,“褚卿仿过他们的文字吧?”
褚遂良拱手而拜:“臣惶恐。”
李世民不甚在意地摆摆手:“从秦篆至今,文字多有精简,后世的文字想必也是精简过的吧!
如此简易,若以此种文字,书新文学、传新思想,褚卿以为如何?”
褚遂良神情一滞,忽然觉得后背有些冒汗。
见他这样,李世民反倒是笑了:
“简明意味着易学,后世确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以众卿所上奏疏为例,若是俱如这后世文章一般,朕批阅的时辰,可是大大减半咯!”
时下文风多承齐梁、前隋,连篇累牍,华而不实,写半天到不了机要之处,一份奏疏便要花不少时间。
即使他已然有令,变化却仍然不大。
天知道他每天在文辞繁富的奏章里要提炼出事件来有多困难,就不能写简单一点吗?
李世民腹诽两句,开始考虑是否让朝臣也学一学这后世行文。
明朝。
朱元璋亦是在咂摸:“后世的文章,比咱的要好懂不少嘛!”
第44章故都的秋2
诸位帝王凭借着高超的政治敏锐度,嗅到了这篇文字背后隐然的不同寻常的气息,而各朝的文士更多却是关注到了文章本身。
中唐。
白居易面带犹疑。
文人相轻,自古皆然,对这篇抢了他“位置”
的文章,他其实是怀了几分挑剔的态度的。
就算他现在还没有写出《琵琶行》,但他对自己的诗文是有信心的。
可是,这篇《故都的秋》,他从未见过此种写法。
“细究文章风致,确实源于宋玉‘悲秋’,又含有赏味之意。
观其文句,多为俚俗之辞,却暗藏雅人深致。
明明是新文学之形式,却有旧文学之韵味,郁达夫所写,莫非是过渡之章?”
他的看法和先辈褚遂良不谋而后,却在其上又更近了一步。
白行简听罢若有所思:“这新文学的写法,与兄长作诗之旨似乎暗合?”
作为弟弟,白行简当然知道自家兄长要求作诗使“老妪能解”
的主张。
白居易颔首:“此种行文,确实更为易懂,但如此文章,与政教之用有何关涉?”
受杜诗的启发,他愈发认同《诗经》与汉乐府之辞中的怨刺篇章,上次水镜结束后,他重读各篇,并与元微之探讨商议,逐渐对新乐府运动之旨有了较为完善的思考。
诗文都应当讽喻现实、针砭时弊,郁达夫此文感秋意,述秋怀,却不过是嘲风雪、弄花草的篇章,即使老弱妇孺能解,与现实的联系又在哪里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