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旺小说

第二十三章 开端(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搜旺小说】地址:https://www.souwangzhi.com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汽车业的大发展,橡胶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同时橡胶也成为众多工业产品的新兴材料,十分热门。

汽车、三轮车、人力车都换上了橡胶轮胎,上海人在布鞋、皮鞋外套一双胶鞋,称“套鞋”

,再穿上橡皮雨衣,暴雨天也可照常出门,其它各种橡胶(当时上海人称橡胶为橡皮)制品更是不计其数。

1908年,英国进口橡胶总额达84万英镑,次年增加到141万英镑,美国1908年进口橡胶5700万美元,次年增加到7000万美元。

受到生长周期、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制约,橡胶的生产规模在短期内无法扩大,注定了在一定时期内橡胶价格将持续走高。

伦敦市场上的橡胶价格,1908年每磅2先令,1909年底猛涨到每磅10先令,1910年4月达到最高峰,每磅12先令5便士。

伦敦的橡胶股票也随之水涨船高。

一家新成立的橡胶公司发行100万英镑的股票,半小时就被抢购一空,另一家公司发行的股票,最初每股10磅,发行不久后就涨到每股180镑。

国际金融资本纷纷在适合橡胶生长的南洋地区设立橡胶公司,而总部则设在上海,便于从这个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融资。

据《泰晤士报》估计,从1909年底到1910年初的几个月里,南洋地区新成立的橡胶公司有122家,至少有40家总部设在上海。

这些公司有些刚刚买地,有些已经把橡胶树苗种下去了,也有很多是皮包公司。

总部设立在上海的橡胶公司纷纷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大肆招徕资金。

受到国际金融投机风潮的影响,上海的橡胶股票也大受欢迎。

一家叫做“地傍橡胶树公司”

的股票,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的开盘价为每股25两白银,一个多月后涨至50两白银。

上海富有的华人和外国人,唯恐失去大好的发财机会,纷纷抢购橡胶股票。

上海租界会审公廨(租界法院)大审官关絧之先生说:“1910年,上海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橡皮股票,没多时,有钱人竞相购买,一些公馆太太小姐换首饰,卖钻戒,转买股票,如痴如狂。

有了钱,还要四面八方托人,始能买到股票。

我因做会审官多年,认得洋人,费了许多力,才买到若干股。

买进时30两银子一股,买进后股票天天涨,最高涨到每股90多两。

许多外国人知道我有股票,拿着支票簿,盯到门口,只要我肯卖,马上签字。”

抢购狂潮让很多人一夜暴富,更加激起了人们的投机*,以至于股票的实际价格超过票面价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祥茂洋行的刀米仁股票实收银8两,市价66两。

牌子老、名声大的公司随心所欲地哄抬股价。

蓝格志公司的股价竟然超过票面二十七八倍,高达1500余两,票面仅100两银的汇通洋行薛纳王股票涨到一千五六百两。

据上海商务总会估计,在橡胶股灾爆发之前,华人大约买了80%,在上海的外国人抢购了20%。

很多华人不满足于在上海抢购,还调集资金到伦敦。

华商在上海投入的资金约2600万至3000万两,在伦敦投入的资金约1400万两。

结果上海这个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已经无资可融,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尤其是钱庄的流动资金,都被橡胶股票吸纳殆尽。

橡胶股票风潮是一场受国际金融形势影响,被某些外国冒险家恶意操控导致的悲剧。

暴利让上海的投资者失去理智,中了圈套,外国银行和投机家则从中获利。

1903年,英国人麦边在上海设立蓝格志拓植公司,蓝格志是一个橡胶产地的名字。

麦边号称他的公司经营橡胶种植园,开挖石油、煤炭,采伐木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逃荒:她从空间掏出千万物资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临渊行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全民转职:开局获得万倍经验增幅命运守望者我老婆是导演凌天传说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九天神王前方高能绝望教室授徒万倍返还,为师从不藏私兰言之约征服原始人躲在冷宫苟成大佬神级天才定河山纵目诸天谍影邪气凛然异界最强赘婿我,截教大师兄,加入聊天群喜劫良缘吃鬼的男孩